传播科学知识 展现科技魅力 2025年河源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圆满结束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黄强 近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2025年河源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如期举办,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此举旨在培养壮大我市科普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持续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养,推进我市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活动由市科技局、市教育局、河源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河源市科技人才服务中心、东源县科学技术协会承办。
比赛现场。
此次大赛分为成人组和中小学生组2个组别,由“个人展示+自主命题讲解+专家评委问答”三个环节组成,重点考察选手的科学素养、讲解技巧与临场发挥能力。为扩大活动影响力,大赛通过线上平台同步直播,有效突破了地域限制,让科学普及惠及更广泛人群。
比赛现场亮点纷呈,选手们聚焦前沿科技、自然奥秘、健康生活、绿色发展等多个领域,巧妙融合PPT演示、趣味小实验等辅助手段,将深奥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展示,让观众在轻松氛围中感受科学魅力。大赛邀请了省、市权威专家担任评委,分别从内容陈述、表达效果、整体形象三方面进行现场评分。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
我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双轮驱动”。此次大赛发掘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人才,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的科普作品,也有效激发了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科学兴趣与探索精神,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了基础。接下来,市科技局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要在完善协同机制,构建“大科普”格局方面持续发力。着力健全科普工作联动机制,凝聚部门、院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共同构建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充满活力的科普事业发展新生态;要在夯实基础支撑,提升服务效能方面持续发力。持续加大对科普事业的保障力度,重点支持科普阵地功能的提升、数字化科普平台的建设以及优质科普资源的创作与共享。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媒介,打造开放共享、便捷高效的科普服务体系,让科学知识更加触手可及;要在搭建多元平台,激发人才活力方面持续发力。要把发掘、培养和用好科普人才作为关键抓手,搭建更多像本次大赛一样能展示才华、交流互鉴的舞台,完善激励机制,畅通成长通道,让优秀的科普讲解员、创作者和传播者能够脱颖而出、大展身手,持续激发全社会的科普热情和创新潜能。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