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悬丝傀儡戏很好看 但能让木偶演“活”的只有一8旬翁


    一方小舞台,几个穿着戏服的木偶,咿呀古老的唱腔……这种民间称为“悬丝傀儡”的表演,曾经在紫金龙窝一带风行,远播五华、惠东等地。去年5月,记者曾随“客家古邑文化行”采访团到龙窝探寻这门古老的艺术。
    在龙窝镇文化站,镇政府安排我们看了一出悬丝傀儡戏,表演者是龙窝木偶剧团。虽然称为剧团,团员却只有15人,会操纵木偶的仅有五六人,而真正技艺娴熟、能让木偶“活”过来的,却只有一位80岁的老艺人。
    这位老艺人叫钟先华,13岁就开始演木偶戏。他说,木偶戏是从祖辈、父辈那里学过来的。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喜欢看、愿意学木偶表演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这门技艺正濒临失传。
    事实上,河源大地孕育和传承下来灿若星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文化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很多“非遗”项目已经消亡在历史烟尘中,或者像龙窝提线木偶一样,正挣扎求存。抢救、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迫在眉睫!
    龙窝木偶戏的遭遇,正反映了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后,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的困境。据了解,堪称古乐瑰宝的和平泥鸡(埙),能演奏现存完整曲目的只有1名老人;曾享誉粤东的阳明纸制作在2005年已停止,掌握制作技艺也仅几个花甲老人,他们都没有传承人;原本倍受群众喜爱的阳明飘色、象舞、马灯舞、旱船灯等现在也到了难以组队的境地,能掌握完整表演技艺的人寥寥无几。
    如果不立即抢救,这种传承上的“断代”趋势很可能扩大,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曲终人散”、“人亡艺绝”的边沿。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今年4月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市普查出的45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除紫金花朝戏、忠信花灯、客家山歌、龙川杂技等少数项目外,大多数项目传承人年事已高,且没有年轻一代的传人;而我市确立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多数已年逾60,最大者已有88岁。
    “一年只有几次演出,挣的钱哪够糊口。”钟先华的儿子钟应光曾跟记者抱怨,木偶戏剧的市场越来越小,收入微薄,难以之为生。据了解,最盛时,龙窝木偶剧团每年要演出100多场,每人的年收入近万元,而现在,一年只演10多场。
    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谢海航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难固然有历史原因,但是“挣不到钱”才是关键。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长久传承,是因为有市场基础,艺人能以之谋生,而一旦它们无法作为谋生手段,不但传承人忙于生计,荒废了工艺技艺,愿意学手艺的人也愈少。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正在逐渐失去这些“非遗”项目生存的文化根基,失去组成市场的基础——群众。“最简单的一个事实是:很少有家长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学民乐,大家都去学钢琴,学小提琴,街上都是卖西洋乐器的店子。”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张冠初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愈少,愈浅薄,对“非遗”的认同感就越小,“我和妻子都曾在专业剧团工作,演了十几年的戏,现在一在家里听戏曲,儿子就跑出去了。”
    这种文化根基的“枯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最大困境,而它的后果也十分可怕,因为下一代业已形成的审美娱乐化崇拜和感官刺激崇拜以及西化痕迹,要想得到适当纠正,难度就非常大。因此,张冠初认为,要让众多的“非遗”项目重焕青春,就需要营造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对人们进行观念引导,让大批青年了解优秀文化传统,将他们吸引到保护、传承和研究的大军中来,而这种培养,最好是从小开始,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开始。
    培养“文化粉丝”的关键是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因为失去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了死的东西,失去了价值。而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正是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第一步。
    本报记者 蒋安春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


上一篇:河源电厂2号机组将于本月底试运行
下一篇:河源力争明年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