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客家交响史诗昨晚奏响 反映客家人生活 唱出客家新景象

    

    

     昨晚,客家交响史诗——亻厓嘅歌在市会议中心观众厅奏响。古老的客家山歌与典雅的交响乐奇妙融合,构建出一曲古朴清新、气势恢宏、新颖独特的美妙乐章,让听者沉醉不已。当晚,河源文化广场内歌声缭绕,中国第二届客家文化节为客家山歌摆下擂台,来自全国的14 支参演队伍同台竞技,以歌会友。

     本报记者 陈仕平 谭兴孚 摄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昨晚,客家交响史诗—— 嘅歌在市会议中心观众厅奏响。古老的客家山歌与典雅的交响乐奇妙融合,构建出一曲古朴清新、气势恢宏、新颖独特的美妙乐章,让听者沉醉不已。

     晚会由曾担纲第23 届世客会《客娘颂》交响乐晚会的深圳交响乐团演奏,以河源本土客家山歌为题材,共分为6 大乐章,分别是古邑情深、迁徙路上、客家神韵、槎城山歌、古邑新绿、歌传天下。叙述客家人通过六次大迁徙后,定居岭南各地,相夫教子,劝善尽孝。其中第四乐章通过我市本地的山歌传唱,反映河源客家人的生活,唱出了客家新景象。

     “好久不曾见亲人,看到欢喜呀不晓停……”一曲《古邑情深客家亲》拉开了晚会的序幕。原生态的山歌唱法,交响化的音乐语汇,抒情优美,浸人心脾,令听者耳目一新。整台晚会以客家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山歌为素材,运用独唱、重唱、合唱、管弦乐等体裁形式,充分调动混声、民族声乐、原生态唱法等等声种的表现力,加上深圳交响乐团极富激情的演奏,把客家山歌那独有的文化内涵和韵味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并直达听众内心,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来之前就一直在想山歌和交响乐怎么能够一起演奏呢?今天看了才大开眼界,交响乐的融入让客家山歌由一个‘民间村姑’变成‘大家闺秀’ 了。”有听众表示,晚会把交响音乐的概念与山歌的特点融合到一起,但又不是从交响乐的角度进行构思,唱出了客家人的精神和灵气,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时代鲜明度,给欣赏者惊喜良多。

     现场不少观众认为,这次山歌主题交响乐的内容通俗易懂,还夹杂着传统的道德教育,让人在交响与山歌辉映的美妙乐章里,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是古典音乐与客家音乐的绝妙结合。

     何忠友、彭建文、黄建中等市几套班子领导聆听了晚会。

    

    山歌高手槎城打擂

           《酒壶酒杯慢慢斟》等7个节目获金奖

     本报讯(记者 刘曦)昨晚,市文化广场灯光璀璨、山歌缭绕,中国第二届客家文化节为客家山歌手摆下擂台,来自全国的14 支参演队伍同台竞技,以歌会友。经过激烈的角逐,《酒壶酒杯慢慢斟》等7 个节目获得金奖。

     “打鼓爱打鼓中心,打到鼓心好声音,阿妹好比羊皮鼓……”一阵嘹亮的男声后,比赛在耳熟能详的河源山歌《酒壶酒杯慢慢斟》中拉开了帷幕,瞬间拉近了客家乡亲之间的距离。哪里有客家人,哪里就有客家山歌,山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诙谐、幽默的唱腔唱出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一首首独具韵味的客家山歌令人陶醉,乡音亲情被抒发得淋漓尽致,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员用发音相近的客家话演唱山歌,亲切的乡音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精彩的节目赢来阵阵掌声。

     据了解,参演队伍和节目来自四川、江西、福建和广东省内的深圳、东莞、梅州、惠州以及我市各县区,共14 支队伍,100 多名山歌手和演职员参与表演,年龄最大的60 多岁,年龄最小的10 岁,展示各地不同风格的客家山歌特色。我市共有6 个节目参加此次表演,其中大部分节目都是6 月份举行的河源市第二届客家山歌表演赛当中的优秀节目。

     经过激烈的角逐,《酒壶酒杯慢慢斟》等7 个节目获得金奖,《喜事好运滚滚来》等7 个节目获得了银奖。同时,晚会还揭晓了前晚举行的客家文艺精品汇演的获奖节目,客家民俗舞蹈《客家新娘》等10 个节目获得了银奖,舞蹈《花灯传薪火》等8 个节目获得了金奖,舞蹈《桃花水母》获得了特别奖。

     市领导吴善平、吴素香、张国权等为获奖者颁奖。

现场花絮

“灯笼”掉了从容捡起

     “新壶洒酒阿妹尝哟,酒壶酒杯慢慢斟哎……”客家山歌大家唱晚会中,第一首歌曲《酒壶酒杯慢慢斟》引来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歌曲伴舞的24 名小客家妹中,有一个小姑娘的道具掉了,不过,她巧妙而从容地把道具捡了起来。

     记者了解到,伴舞者是河源技工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共24 位小姑娘,她们身着红衣,手拿红灯笼作为道具,翩翩起舞,营造一种喜庆盈盈的氛围。不过,在舞蹈的一个转圈动作中,其中一名舞者手中的灯笼掉了,只见小姑娘从容不迫,继续走步、定位,同伴手里有灯笼,她就用兰花指替代。当她再次从灯笼边经过时,一个下蹲,用兰花指便把灯笼捞了起来,姿势优美,不细心的观众可能以为那是表演的一部分。

     表演结束后,这位淡定的小姑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自己从容的表现仍不满意,并表示:“太可惜了。”

    

女摄影师全程记录

     精彩纷呈的表演,流光溢彩的舞台,吸引了众多媒体与摄影爱好者。其中,一位50 岁上下的女摄影师特别引人注目,原来,她来自江西,准备用镜头把精彩的节目记录下来,做成画册与江西的客家人分享。

     李女士是本届客家文化节的嘉宾。在现场,她并没有和其他嘉宾一样,坐在座位上看表演,而是时而蹲在舞台前拍摄表演者,时而转身抓拍观众的表情,俨然一位专业的摄影师。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是江西赣州客家文化协会的会员,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她要用镜头把此次客家文化节的所见所闻拍摄下来,带回去和其他没有机会参加文化节的同事朋友分享,并挑选精美的作品,做成画册,让江西的客家人感受这份美。

   

  观众个个赞不绝口

     时而如涓涓细流,蜿蜒缠绵;时而又如滔滔江河,高亢雄浑,现场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记者发现,观众中有专业的评委、专业的歌手、业余山歌爱好者,还有普通的市民,然而,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都对此次表演赞不绝口。

     “我感受到了各个层次的客家山歌,有原生态的,也有经过艺术再创作的改编音乐,实在太精彩了。”张美红是梅州人,在深圳当小学音乐老师,在此次客家山歌大家唱比赛中,她与搭档曾宪元表演的《哦嘿一声歌成河》获得金奖。张美红表示,此次山歌大家唱晚会把全国的客家音乐人聚在一起,不仅可以欣赏到各地的客家音乐,更是一个难得的交流学习的好机会。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市总工会幼儿园的幼师吴湾也是当晚的观众,看完晚会,她竖起大拇指说: “歌声美,旋律美,舞台美,服饰美,真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享受。”

     本报记者 郑婷影

   

专家访谈

让世界聆听到河源的声音

     “ 亻厓嘅歌”唱什么?山歌能否用交响乐呈现?河源山歌如何走出去?作为中国第二届客家文化节重要组成部分的“客家交响史诗—— 嘅歌”昨晚在市区举行。晚会开始前,记者采访了深圳交响乐团团长陈川松先生。

     “ 嘅歌”即“我的歌”,这里指客家人的歌。陈川松介绍说,本场交响晚会六个篇章中的三个半篇章与河源相关,融入世客会主题曲、《多彩万绿湖》等四首歌颂河源的歌曲。还有《虚玄歌》、《恩恩爱爱度时光》等原生态河源山歌。“歌唱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不像我们穿西装,人家就是穿客家山歌服装,有着特殊的味道。”陈川松风趣地说。

     山歌作为民间艺术,曾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 嘅歌”便是将山歌改成交响乐,创作出的具有河源元素的山歌交响曲。这种表演形式在河源尚属首演。“山歌不能老在山区唱,要穿上晚礼服成为‘贵妇人’,让主流社会的人接受,今晚的表演就是一种尝试。”陈川松表示。

     但是,山歌演唱者多不具备基本的艺术和音乐基础,有的连五线谱都不认识,他们只能用简单的配曲和交响乐团配合。“我们有2 个年轻的山歌手,经过艺术学院培训后来表演,这也是山歌发展的方向。” 陈川松认为,在艺术基础上演唱山歌,困难其实并不大。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山歌只是不同的艺术形式,重要的在于如何理解山歌交响这种新形式。

     昨晚的山歌交响对发展山歌艺术是成功的尝试。陈川松认为,有河源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眼光与河源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大胆使用交响乐的音乐形式,一定能将河源山歌艺术推向世界。

     本报记者 周秦

    

企业访谈

广东坚基集团:支持文化河源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昨晚,由广东坚基集团协办的“客家交响史诗—— 嘅歌”在市会议中心观众厅奏响美妙乐章。记者了解到,这是继2008 年捐资150 万元支持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后,该集团第二次赞助此项盛会。

     广东坚基集团是本土企业的优秀代表。自1994 年成立以来,该集团通过不懈努力,已成长为集矿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河砂开采、水电开发、商业运营管理和物业管理为一体的多元化民营企业。目前,坚基集团正着力于打造河源市商业中心,努力将其建成最具体验式的购物中心、美食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客家文化中心、高尚居住中心、金融中心。截至目前,河源商业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在2014 年底开业。该项目还规划了一个3 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内含客家风情步行街和中心舞台等项目,建成后,将定期上演大型客家历史歌舞剧,以展示我市丰富的客家文化,给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丰盛的文化大餐。

     “坚基集团的发展离不开河源人民的支持,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厚爱。企业有责任回报社会、回馈乡梓。”广东坚基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谭广球说,随着河源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河源文化底蕴深厚,每个企业、每个市民都有责任去保护和传承河源的文化。作为河源本土企业家,坚基集团董事长梁林青心系家乡的发展,今后也将继续给力河源文化事业的发展。据悉,到目前为止,坚基集团已经为我市文化建设、扶贫济困、教育创强等事业捐资超过2000万元

    






上一篇:领略客家风情共赏多彩民俗 “民间艺术巡游”引人注目
下一篇:河源客家文化学院成立 致力于研究弘扬和振兴客家文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