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结束就地焚烧秸秆 浓烟滚滚影响空气质量
在郊区时不时可以看到露天焚烧垃圾或秸秆行为。
核心提示:
10 月28 日,源城区埔前镇南陂村,不少刚收割完稻子的村民就地焚烧秸秆,四处浓烟滚滚,周围村庄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能见度极低(详见本报10 月29 日报道)。目前正值秋冬时节,天干物燥,市区近郊一些村民图省事,在田间地头随意焚烧垃圾或秸秆,带来浓烟滚滚,给市区空气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日前,省环保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秋冬季节露天焚烧和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对露天焚烧垃圾等行为说“不”。记者昨日从市城管局了解到,多年前我市已禁止露天焚烧垃圾或秸秆,今年以来已处理了5 宗露天焚烧垃圾行为,市民若发现可拨打 “12345”政府热线投诉。
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
进入秋冬季节,我省由于降雨减少,逆温、静风等不利气象条件频繁出现,造成我省部分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上周,省环保厅下发《意见》要求各地在秋冬季期间,采取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强化扬尘污染控制等举措,积极防止和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重污染天气。
省环保厅提出,要全面禁止生活垃圾露天焚烧,开展生活垃圾细化分类,对有回收价值的部分加以资源化利用。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引导农民因地制宜采取田边地角就近堆沤还田、机械化粉碎还田、免耕覆盖沃土还田等方式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确保城乡结合区“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
环卫工人焚烧将罚500元
对禁焚垃圾,我市也高度重视。今年新出台的《河源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4—2017 年)》提出,要加强生物质露天焚烧等污染控制。在城区及周边范围,禁止露天焚烧园林废物、树木、秸秆、锯末、稻壳、蔗渣等生物质燃料以及废旧物、垃圾等;全面禁止将废弃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及其他焚烧后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的物质作为燃料使用。各地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并依法处理。
市城管局环卫科工作人员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市明令禁止露天焚烧垃圾或秸秆已有多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还加大了对露天焚烧垃圾的处罚力度。若发现环卫工人露天焚烧垃圾,发现一宗,将对其所在的保洁公司罚款500 元。今年以来,已先后处罚了5 宗露天焚烧垃圾行为。该工作人员表示,若发现露天焚烧垃圾行为,市民可拨打 “12345”政府热线或直接向源城区城管局举报。
禁焚垃圾板子要打到点上
最近,有市民向本报反映,郊区胜利村附近有多起露天焚烧垃圾的现象。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目前只能对负责打扫的环卫工人进行处罚,而对郊区的露天焚烧垃圾行为却是鞭长莫及,只能督促当地镇村到现场处理解决。
大气污染防治,关乎千家万户,关系市民幸福指数,有网友更是称之谓槎城的保“ 肺”之战。而禁止露天焚烧垃圾与之息息相关。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的板子要打到正点儿上,有网友建议,禁止露天焚烧垃圾更重要的是问责,不仅仅要问露天焚烧垃圾行为人之责,更要问具体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之责,将禁焚行动和公务人员官帽密切挂钩,问责到人,切实把禁止露天焚烧垃圾行动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