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儿童公园下月动工建设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图
作为我市继客家文化公园和全民健身广场后又一个全城关注的重大市政项目,儿童公园将于本月下旬正式动工建设。儿童公园是我市第一个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它的出现必将成为河源建设民生设施、完善城市配套的一座里程碑。
尽管儿童公园兼具重大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但市民们最关心的还是公园能够带来什么,孩子们能够在里面玩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个为河源少年儿童量身打造的儿童公园。(注:文中所述均为儿童公园项目2014 年12 月31 日前的规划设计,其建设或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微调。资料、图片来源:河源市规划设计院。)
“懒人”看这里
三分钟读懂儿童公园 ●公益性
儿童公园位于新市区,南临永和路,东临文昌路,西接客家文化公园,与全民健身广场隔街相望,三者三点一线。儿童公园总投资约8600 万元,占地约9.9 万平方米,是一个以少年儿童为主题,融娱乐性、科普性、休闲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园,其内以公益性、低消费性及参与性强的儿童游乐项目为主,兼有针对陪护者的相关配套设施和营利性质的社会化项目。
●40多个游乐项目
在儿童公园总平面中,从南到北按照儿童成长不同阶段特点将公园分为了儿童启迪区、科普教育区、娱乐健身区、森林探险区和感恩文化区五大功能区,全区各有特色,宛如一串儿童成长的足迹。这些功能区既为儿童游乐服务,又给家长提供了休闲的空间。由政府出资建造的儿童水世界、塑胶活动场地、沙池乐园、魔幻迷宫、开心农场等30 余个游乐项目也散布在五大分区中。另外,公园内将预留出约1.6 万平方米土地用于社会化项目,该类项目数量在13个左右。
●全体验至少要一天
儿童公园主要满足河源市区及周边乡镇儿童及家长的需求,按照相关计算公式得知,公园最多可容纳 5500 名游客同时游玩,若将每个游乐项目一一体验,游玩时间至少在一天以上。考虑到公园游客容量较大,儿童公园将在南入口和东入口各建一个生态停车场,提供近200个停车位。
儿童公园三大特点
●“借势”而建
据了解,儿童公园的所在地并非处在一块完整的平地上,而是具有一定的坡度。从高程图来看,公园的西北侧地势最高,在海拔98.68 米左右,其他地区地势则较为平缓,海拔大致在50.38到60.38米之间。
为保护山体,儿童公园的建设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平整,而是因地制宜安排公园结构,使公园的自然山水与人工景观融为一体。在地势平缓地区,主要聚集各项游乐设施,在上坡区域,则建造攀爬乐园等与坡度相结合的游乐项目,到了公园深处的高海拔地区,就以园林绿化为主,基本保持山体原貌。
●3条“曲径”通客家文化公园
儿童公园与客家文化公园在地理位置上紧紧相依。从功能上来说,以游览性项目为主的客家文化公园缺少儿童活动场所,儿童公园恰恰对其功能有了完美的补充,两个公园之间的通达性成为了能否将客家文化公园的游览功能与儿童公园的游乐功能有机结合的关键。
据悉,儿童公园规划了一条贯穿五大功能区的环形主园路及供游客游览、散步的内外两环道路,在此基础上,公园还在其内部不同的地方增加了3 条直接与客家文化公园相连通的山道,为游客往来两个公园之间提供便利,实现无缝连接。
●绿化面积超过50%
尽管有大大小小40 多个游乐项目,但儿童公园依旧保有50%以上的绿化面积。据了解,为了坚持生态经济和环境保护理论,儿童公园建设将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人性化和自然野趣特点,发挥自身环境优势。
据悉,儿童公园内的绿化地带主要集中在公园北部,同时密集的绿化植被会把公园与市政道路、周边建筑隔离开来,让儿童在一个相对安静和安全的环境中体验大自然乐趣。
五大功能分区逐个看
●儿童启迪区
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植被资源设计植物感知园,通过对少年儿童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的激发,帮助他们认识周围的世界,并从中受到新的启迪。
亮点:
儿童水世界:游泳戏水往往最受少年儿童喜爱。儿童水世界由3 个水池组成,水池内设置各种水上娱乐设施,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水上体验项目,水池旁边还有一圈人工沙滩,大人们也可以在沙滩上享受阳光。
生态景观湖: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大人们怎么办?生态景观湖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休憩、散步、观光的绝佳场地。
●科普教育区
通过自然生态的设计手法,创造出湿地、苗圃、山丘、地理园等多种自然生境,为生长在城市的儿童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同时学会如何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亮点:
开心农场:儿童可以在农场内认识各种蔬菜、瓜果等,甚至还能当一回农民伯伯,拿起锄头亲自下地干活,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农业知识,还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一举多得。
梦幻花田:这里是花的世界,爱美的小姑娘来到这里一定会乐得合不拢嘴。
●娱乐健身区
精心组织游戏空间和富有想象力的玩具设施,并将科技融入游戏设施中,鼓励儿童动手参与,在游戏中对科学有所感悟,使各个年龄段的儿童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亮点:
塑胶活动场地:形状各异的滑梯、各种塑胶玩具、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材,在该场地内,儿童可以“放肆”奔跑、尽情互动,是“熊孩子”的天下。
沙池乐园:在沙池中,儿童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建造一座城堡、挖掘一个陷阱,天马行空、随意而为。当然,儿童也可以在里面打打闹闹,柔软的白沙将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电力游戏园:儿童公园内的高科技游乐项目,儿童将借助各种电力游戏设备,体验到这个年代独有的乐趣。魔幻迷宫:通过精妙的设计和立起的高墙打造的真实迷宫,儿童们可以放下手中枯燥的手机游戏,身临其境地来一回“勇闯迷宫”的冒险。
●森林探险区
青少年们喜欢探求未知的世界,在挑战和冒险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森林探险可以尽情展现他们的青春活力。
亮点:
趣味鸟巢、蚂蚁城堡:通过能人巧匠的建筑手段,真实模拟出小鸟、蚂蚁等动物的生存空间,儿童可以一边游乐一边了解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寓教于乐。
观星台、林中小屋:观星台位于儿童公园的制高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拥有“夜观星相”的最佳视角,而林中小屋则为疲惫的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
●感恩文化区
从客家文化公园中寻找设计灵感和元素,使设计更加富有地域特色,帮助儿童认识和热爱家乡。并通过设计教导儿童学会感谢他人,感谢社会,感谢自然,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一颗感恩的心。
亮点:
露天剧场:少年儿童天性热爱表现自我,露天剧场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表演舞台。露天剧场由一个椭圆的表演台和数排观众席组成,既能为前来游玩的儿童所用,又能给学校的一些节目提供公开排练的场地。
记者手记
“公园”与“乐园”的区别去年8 月份以前,儿童公园项目究竟叫“公园”还是“乐园”,曾一时众说纷纭,直到去年8月13日市政府召开六届30 次常务会议,才最终敲定项目名称。对市民而言,无论叫什么名字,儿童公园都是一个给小孩提供游乐的场所,但记者认为,虽然“公园”和“乐园”仅一字之差,其内涵却大相径庭。
以深圳的欢乐谷和广州的长隆欢乐世界这两个大型主题乐园为例,作为国内“乐”字头的翘楚,二者拥有一些共性:投资巨大、人流巨大、社会化项目为主。再反观我市儿童公园的建设计划:投资约8600 万,主要服务河源市民,社会化项目占地不到全园面积的20%,以公益性、低消费性的儿童游乐项目为主,都明显与以盈利为目标的“乐园”格格不入。
因此,对现阶段的河源来说,儿童公园不以“乐园”自居,是非常准确且务实的。
本报记者 黄冉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