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谷在线|影响河源空气质量的"元凶"究竟有哪些?
开篇语: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是我们河源人引以为傲的靓丽名片,“广东绿谷”是我们河源走生态发展之路的旗帜和目标。如何更好地探索、实践生态发展之路?如何将“广东绿谷”建设成为发展之谷、生态之谷、幸福之谷?对此,本报自今日起开设“绿谷在线——打造广东绿谷呵护碧水蓝天”栏目,您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进行建言献策,也可以拨打本报热线(3661276)投诉举报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让我们携手共同呵护我们的碧水蓝天,推进打造“广东绿谷”,推动河源振兴跨越发展。
我们生活在这片天空下,与这座城市的人共同呼吸。“今天的空气怎么样?”已逐渐成为近年来河源市民每天关注的重点。那么,市区的空气质量究竟怎么样?影响河源空气质量变化的“元凶”究竟有哪些?日前,记者通过走访市环境监测站,并采访了相关专家,为市民们一探究竟。
空气质量:
近几年指标值稳中有升
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我市市区从2003 年开始实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从2003年至2014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优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 浓度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03年至2011 年市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 年均浓度无明显变化,2012 年至 2014 年二氧化硫仍保持稳定,二氧化氮和 PM10浓度呈上升趋势(具体结果详见上表)。
此外,与周边城市相比较,去年,我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臭氧、PM2.5 和PM10 年均浓度整体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我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 和 PM2.5 年均浓度水平与周边城市的惠州和梅州基本相当,低于韶关、清远和东莞。
根据最新监测的结果表明,今年1-3 月我市市区空气质量达标(优良)天数82 天,达标率为91.1%,高于省平均达标率(85.9%);轻度污染8 天,无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情况,主要污染物为PM2.5,酸雨频率为零。 1-3 月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在全省排名分别位于第6名、第6名和第5名。
采样解析结果:
PM2.5主要有五大污染源
根据检测的结果显示,与我省非珠三角城市类似,我市城市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为PM2.5(粒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细颗粒物,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为了解我市PM2.5 的来源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去年以来,受市环境监测站的委托,原省气象首席专家、暨南大学大气污染控制研究所的教授吴兑,暨南大学教授程鹏对我市进行了3 期PM2.5 来源采样解析,并得出了初步结果。根据初步解析结果表明,我市PM2.5 的来源主要有燃煤源、机动车源、工业工艺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等5大类。
解析表明:
PM2.5污染源扬尘占比较高
吴兑表示,从解析结果来看,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河源市的扬尘污染在PM2.5 污染源中占比较高,约为全省其他城市、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河源的空气质量现在比过去明显恶化,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扬尘贡献的。”吴兑分析道,该污染源占比较高的原因,与当前河源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建设,且实施开放式施工离不开。此外,开放式的开挖地面与建筑物料的露天堆放,物料会随风扬起,使得河源地区扬尘污染在 PM2.5 中的占比明显高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
在燃煤源分析上,吴兑表示,燃煤源的污染主要分为区域和局本地排放两类。区域排放主要是燃煤电厂高空排放,因此,在河源地区因燃煤电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是由珠三角地区及其周边几十个电厂总和共同造成的。相对比燃煤电厂的区域性影响,散烧煤(如餐饮、陶瓷、锅炉等)对本地影响更为显著。综合两种排放源污染结果,程鹏表示,根据分析表明,河源地区燃煤源在PM2.5 中所占比例跟广东省其他城市的比例较为接近,处于平均水平。
在其他污染源上,吴兑表示,工业工艺源因监管比较成熟,减排空间比较大,在河源大气污染因素中显得不太突出。而机动车源的污染则占比较高,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主要跟近年来机动车的保有量增加,以及河源拥有的干线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有关系。他指出,干线高速公路每天有大量大型货车过境,一辆大型货车相当于几百辆私家车的排放量,对大气污染影响大。此外,在生物质燃烧上,由于河源周边农田秸秆燃烧和城市的垃圾焚烧,对河源空气质量影响比较明显。
本报记者 刘曦
上一篇:国学教育公益知识讲座河源开讲
下一篇:有轨电车或将开进河源市区 有利于改善交通环境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