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95岁抗战老兵亲述:永不忘与日本仔搏命的岁月
核心提示:
抗战精神不死,然老兵却日渐凋零。家住源城区高埔岗街道办、今年95 岁的江仕周是我市为数不多的抗日老兵之一。如今,江老头发已花白,听力下降,不过精神还健旺,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看到记者到访,他笑容满面地站起身来招呼大家坐下。
江老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场对日作战,可谓九死而一生。老人习惯说本地客家话,那就让我们随着老人那地道的客家话,一道走进那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
当壮丁被抓走上最前线
1943 年的一天,正在地里干农活的江仕周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被编入了桂系部队。就这样,他跟着部队走上了抗日最前线。他所在的团经历了整编后被打散,打散后再整编。由于时代久远,江老现已记不清他们团长的名字,只记得当时打打走走,走走停停,辗转全国10 多个省,也算不清自己到底打了多少场恶仗。
他说,抗战时,每场战斗都很惨烈。因为,当时国力衰弱,抗战军队的装备比日本军队差得太远,用他的话说是“打了又跑,跑了又打”。他说,参加的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就是1944 年在湖南耒阳白沙镇白松圩的一次战斗。
长忆昔年勇英雄泪沾襟
1944 年7 月起,日本侵略军第13 师团 116 联队与驻守耒阳县城的国军展开了争夺县城的拉锯战。双方在城郊、灶市、花石坳等地激战,国军将士虽打得顽强,但没能取胜,也未能夺回被占的县城。
8 月中旬的一天,有人来报称,大批日军向江老团部所在的白沙圩逼来。当时已是傍晚,再加上敌众我寡,团部不敢贸然出击,只是进入紧急战备。当时天太黑,日军也不敢贸然进攻。次日早晨6 点,双方交上了火,一开始就是白热化状态。江老回忆说,当时无数炮弹从他头顶身边呼啸而过,不到一分钟,团部所在村庄被夷为平地,身边很多战友被炸死,但国军将士们仍拼命反击。江老所在的机枪组一行4 人,他负责装填弹药,这挺机枪到底打死了多少日本兵,他也顾不得清点,只一门心思地拼命往弹仓里源源不断地送入子弹,以消灭更多的日本兵。突然,日军一发炮弹在离他们两米处的地方爆炸,等江仕周把头从土石沙尘、弹壳碎片堆里抬起来时,才发现身边3 名战友已牺牲,只有他一人幸存,他膝盖处受到重伤,一时疼痛难忍。两个小时激战后,江仕周被人发现送至野战医院救治。
恰巧转个身捡回一条命
这以后,江老随部队又辗转在广东韶关一带继续抗战,他至今仍记得在韶关乐昌的抗战。乐昌是著名的“长沙三捷”抗日名将薛岳的家乡。1944 年底,部队驻扎在乐昌九峰山的一个岩洞里面。当时,岩洞只有一个出口,岩洞口被日军飞机炸塌,他与4 个战友恰巧出去筹措粮食,听到炮弹声赶紧往回跑,看到岩洞坍塌,赶紧找了工具,没工具的用手挖土,想救出里面被困的人。
这时,敌机再次呼啸着从头顶飞过,扔下一串炮弹,顿时灰尘满天,等他醒来时,发现四个战友全部被炸死。他当时恰巧转身去取一个大一点的瓦片来挖土,又捡回一条性命。“战场上枪对枪,炮对炮的,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我们中国为抗战胜利牺牲了无数人,那是用身边战友们的鲜活的命换来的。”时至今日,惨烈战况仍让江老唏嘘不已。
江老说他参加抗战3 年,由于并非国民党嫡系部队,条件艰苦,没有好鞋子,只能穿草鞋,即使这样,他们也坚持抗日。“草鞋是自己买的,都不记得穿烂了多少双,我们连长也是穿草鞋,日本投降后,才发了鞋子给我们。”江老感慨。
搏命的岁月永不会忘记
1948 年,江老的部队被解放军打散,他被路过的黄维率领的十二兵团接受,在淮海战役中,由于被解放军围困,黄维兵团在安徽双堆集镇投降。转向解放军的江仕周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北、解放重庆、解放广州等战役,1951 年参加了抗美援朝,于1955 年复员回到家乡后,政府安排他做老师,由于没有文化,他婉言谢绝:“我回家当个农民吧。”他自愿到当时的河源县高埔岗农村工作。回乡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但很踏实。日子越过越好,江老没有忘记热血奋战的过去,他常常跟儿孙和邻居说起抗战岁月,他永不会忘记与日本仔搏命的岁月。
如今,江仕周老人除了听力欠佳外,身体健康、思维敏捷。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想起身边无数死去的战友,自己能平平安安地活这么久,虽然清贫,但已经很知足了。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陶思明
上一篇:今年扶贫济困日 号召全民参与
下一篇:汕昆高速连平、龙川、东源段正推进征地拆迁工作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