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大力发展中医 5年内基层医疗机构都能看中医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通讯员 郑衍华 日前,省政府公布《广东省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 年)》(下称《计划》),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医疗机构,鼓励名老中医等有资质的专业人员个体行医,到2020 年,全省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省健康服务业发展总规模达 10000亿元左右。
《计划》提出,要加快制定出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措施,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地方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类别、规模、数量和布局等不作限制,为社会办医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同时,落实非营利性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医保定点等方面同等对待政策。
据统计,到2013 年,我市先后成立23 间民营医院,全市医疗机构开放床位10280 张,民营医院占9.33%,全市门急诊1124 万人次,民营医疗机构占14.19%。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门诊、住院量占公立医疗机构的比例,仅在8%至9%之间,发展相对滞后。为鼓励社会办医,我市将按《计划》要求,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力争到2020 年,非公立医疗机构诊疗量达到本地区医疗机构诊疗总量的30%左右。
除了鼓励社会办医,《计划》还强调要发展中医医疗保健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层次特别是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提出到2020 年,全省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据悉,目前我市有中医院6 间,已规划新增1 间源城区中医院,接下来,我市将按《计划》大力发展中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在基层积极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
此外,《计划》还提出要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健全医养结合协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构建养老、护理机构相结合的医养综合体,大幅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的比例。根据《河源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3—2020)》,到2020 年,我市将新增62 家医疗机构,其中新增疗养院或护理院8 间,巴伐利亚医疗健康养生院已启动筹建工作。届时,我市的医疗卫生和健康养老服务将进一步完善。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