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庄搬迁工作 万余户农户搬出"两不具备"村庄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今年是全省 “两不具备”(生产条件不具备、生活条件不具备)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的收官之年。昨日,省督查组深入我市督查“两不具备”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记者获悉,从2011年至今年7 月底,我市已完成10229 户农户的搬迁工作,新建搬迁住房115万平方米。
这1 万多户农户搬出大山,为他们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介绍,搬迁前,“两不具备”贫困村庄的群众由于分散居住在边远的深山中,仅能维持温饱生活。实施搬迁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外出务工、经商、发展种养等,可多方面增加收入。如2013 年度实施搬迁的连平县内莞镇桃坪村横江村庄,在搬迁前,年人均收入只有3785 元,搬迁后次年人均收入达到了6890元,增收了3105元。
据了解,2011 年,全省启动了为期5 年的“两不具备”贫困村整村搬迁工作,下达给我市的搬迁安置任务为12107 户。目前,我市离全面完成省下达指标还有一定差距。据市扶贫办分析,通过实施两轮扶贫“双到”,我市部分原列入搬迁安置计划的村庄,有些已实现村道硬底化,村卫生站、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造升级,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实现了从“两不具备”到“两个具备”。据调查,目前我市列入搬迁计划而未实施搬迁的农户中,有 50%是因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而未搬迁的。另外,我市部分农户“等靠要”依赖思想较重,看到搬迁有补助资金积极申报,项目审批后迟迟不见搬迁动工建房,这也造成了一些地方不能如期完成搬迁安置任务。
省督查组指出,目前“两不具备”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河源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深化认识,坚定信心,采取有力措施,抓住目前农村建房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两不具备”贫困村搬迁安置工作,确保全面完成2015 年“两不具备”贫困村搬迁安置工作任务。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