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将新建4个建筑垃圾消纳场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昨日,市长彭建文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我市建筑余泥堆放场及地质灾害易发场所管理现状,对全市的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部署。据悉,我市目前唯一的一个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已经处于填满封场状态,对于即将新建的消纳场,我市将按照省的要求设置“禁区”,避免建筑垃圾消纳场出现在学校、医院、居民区、工业区、商业中心等区域周边。
12 月20 日,一阵巨响和漫天灰烟,深圳成了风暴中心。当日上午11 时40 分许,深圳光明新区光明办事处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后侧发生山体滑坡,造成33 栋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损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彭建文指出,这起因渣土受纳场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反映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城市安全管理能力薄弱、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
事件发生后,我市国土等相关部门迅速做出反应,对非煤矿山矿渣堆放场、地质灾害易发场所等部位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同时加强了对持证采矿企业的检查,及时对全市地质灾害易发点进行更新记录,并加大对非法采矿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制止、查处、上报非法采矿行为。
目前为止,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今年1 至11 月份,我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57 起,死亡83 人、受伤463 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300 万元。同比去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彭建文指出,岁末年初是生产安全事故高发期,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建筑余泥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为重点,打好建筑余泥渣土消纳场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攻坚战,进一步强化各行业领域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坚决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
针对我市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的问题,彭建文强调,要加快建立长效机制,坚持规划引领、科学选址,严禁在学校、医院、幼儿园、居民区、商业中心、工业区等人口集中区域附近,高架、高铁、铁路、高速、国省道、航道等交通设施控制区域内,重点工程规划线内,林地、耕地、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内设置建筑余泥渣土临时消纳场地。
新闻1+1
我市将新建4个建筑垃圾消纳场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我市目前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到底处于什么状况、大量的建筑垃圾是如何处置的?带着这些问题,昨日,市长彭建文率队到市区准备建设的建筑垃圾消纳场选址进行了实地调研。据悉,为缓解建筑垃圾无序堆放现状,我市将新建远期和近期建筑消纳场各两个,选址均位于市区低洼地带。
市区西环路与万绿湖大道交会处有一块地势相对低洼、面积约7.5 万平方米的待建地,2013 年初作为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使用后,平均日进场处理量约600 吨,仅一年多时间就填埋了约20 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现已封场。从去年开始,我市相关部门就在全市进行选址,并基本确定建设4 个新的建筑垃圾消纳场。以位于东环路以东、桂山迎客大道以南的一个消纳场选址为例,该选址总面积约17.4 万平方米,作为建筑垃圾消纳场后,预计可实现总填埋量约156.6 万立方米,可填埋高度约9米。
上一篇:关工委成为紫金南岭镇关爱留守儿童的“品牌”
下一篇:我市新增10 处 省级文保单位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