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河源客家文化主旋律
当天,市委书记张文会见了调研组一行。张文介绍说,河源是客家古邑,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加上新丰江、东江等丰富水资源,形成了拥有万绿湖、恐龙博物馆、佗城等独特的客家文化。他强调,相关部门要与深圳方面做好对接,向深圳学习“取经”,结合河源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做好河源文体旅游的规划,唱响河源客家文化主旋律,做好岭南文化文章,提升河源的知名度、美誉度,把更多的深圳客人吸引过来,丰富深河人民的文体生活。
在参观调研了市恐龙博物馆和巴伐利亚庄园后,张合运对我市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表示赞叹。他说,河源与深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今后将继续帮助河源推介文化旅游产品,在文化方面为河源做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助力河源文化事业的发展。
助力一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圳市将帮扶我市实现公共文化场馆各项建设考核指标如期达标,推动两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共享工程建设,推进文献资源的馆际互借,并探索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同时,深圳市将帮扶河源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帮助河源培训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整合两市文化资源,完成两市文化部门的门户网站相互链接,建立文化资源共享数据库,为两市提供文化资源的查询、下载与在线欣赏等服务。
另外,两市还将加强文化活动交流。推动两市美术书法艺术联合办展,传播和弘扬岭南画派等地方特色文化;促进文艺精品交流展演,加大对“深莞惠+汕尾河源(3+2) 流动大舞台”河源场的扶持力度;深圳市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方式,每年采购一批河源市演导的具有客家特色的文艺节目到深圳演出。深圳市还将为市图书馆提供不少于 3 万册的流动图书;利用深圳市博物馆文物修复技术力量,每年为河源市博物馆修复一定数量的文物,每年至少选送一个专题文物展到河源。
助力二 推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根据协议,深圳市将采取每年减免展位费等方式,支持河源组织最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项目参加深圳“文博会”展览。同时,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两地文化企业合作、资源互补,由两地政府部门联合牵头组织,每年至少举办1 次以上的两市重点文化企业对接交流活动。
在推动两地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方面,协议提出,要推动两地企业双向投资文化产业项目,鼓励引导深圳企业在河源建设、运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生产基地,并协助支持河源在深圳举办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活动,指导和帮助河源建设1-2 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孵化基地)。
助力三培养文化专业技术人才
为帮助河源培养更多专业的文化人才,深圳市接下来将采取“跟班学习”“点对点” 培训、派遣专家授课培训等方式,开展对口培训帮扶,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专业技术人才、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的培养,提高河源文化艺术和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加强深圳各区与我市各县(区)、各馆之间的沟通联系,多方位、多渠道帮扶我市基层文化人才业务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此外,协议还提出,我市要充分借助深圳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文化社团艺术资源,打造河源的品牌文化活动,提升现有的文化品牌质量;积极搭建深河两市文化学术论坛活动平台,开展两市文化发展战略、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学术交流,为深、河文化合作提供理论支撑,营造良好氛围。
上一篇:今年河源将探索“互联网+职工创新”模式
下一篇:五市强强联手 举行旅游推介会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