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河源所有乡镇有望建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不少农民的自建房造得宏伟大气,但由于缺少审批环节,其实质却属于违法建筑。农村随意建房的现象,既破坏了乡村整体景观,又容易产生土地纠纷,既反映了农民报建意识薄弱,又有规划欠缺、监管失位的原因。记者昨日从市住建部门获悉,从今年起,我市将全面推进全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改革,在村镇逐步建立健全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并力争在年底前覆盖所有乡镇。
日前,记者从全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市城乡面貌通过城市提质扩容和新型城镇化等工作推进,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到775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 43.5 平方公里,建成区在过去5 年增加了6.6 平方公里。同时,各县区城乡面貌变化显著,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全面提升。
据介绍,当前我市城乡规划建设瓶颈集中在资金和征地拆迁两个“老大难”问题上,且城市功能、民生城建、城市治理“三大短板” 并存。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住省委省政府推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构建深莞惠“3+2”都市圈的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发展机制,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主线,破解“两大瓶颈”,补好“三大短板”,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
此外,为遏制农村随意建房现象,从今年起,我市将全面推进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改革,通过适度下放管理权限、建立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制度,力争在年底实现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覆盖到每一个乡镇,到2018 年全面完成我市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以及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实现全市村镇规划全覆盖。
据悉,今年起,我市还将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对经批准实施的规划,坚决杜绝擅自调整容积率和改变用地性质的现象发生。对违反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建设行为,将实行挂牌督办、依法查处,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