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风险隐患 重点排查17个领域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为最大程度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全力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日前,我市出台了《2016年河源市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深入排查和整改堤围水库、森林火险、地质灾害等17 个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全力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根据《方案》,此次我市将深入排查和整改堤围水库、森林火险、地质灾害、学校安全、建筑施工(含渣土受纳场)、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城市燃气、民爆物品、交通运输、消防安全、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环境污染、传染病、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 17个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针对今年气候复杂多变的特点,将特别加强极端恶劣天气可能引发次生、衍生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的排查、整改。同时,其他领域、行业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也要依法依规依照工作职责开展排查和整改,并要常抓不懈、毫无松懈。
《方案》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分区域、分系统制订专项排查整改方案,科学部署排查、登记、评估、整改、监管各环节措施;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抓好突发事件频发区、易发区、薄弱区、敏感区和“盲区”的风险隐患排查、监控和治理。另外,为确保基层相关领域、行业风险隐患排查全覆盖,排查整改还将采取群众监督举报、社区巡查、单位自查、执法检查、联合督查等方式进行,对不重视、不排查、不整改风险隐患等不作为行为坚决实行问责。
据悉,此次排查整改活动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6 月1 日-6 月28 日,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针对17 个重点领域、行业,组织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第二阶段为11 月20 日-12 月20 日,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度排查和整改,确保第一阶段整改不到位的及时改进落实,新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理。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