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深圳撬动河源经济发展
双方签订深化金融合作协议。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昨日,深圳市金融办主任何晓军率队到我市调研金融工作,并与市金融局签订《深化金融合作协议》,通过深化深河两地金融合作,充分发挥金融资本的撬动作用,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市委书记张文在会见何晓军一行时表示,希望深圳金融办多为我市金融发展把脉开方,加强金融产业共建,让我市金融业成为深圳金融产业链的一环。
据介绍,市金融局与深圳市金融办签订深化金融合作协议,不仅是贯彻落实深圳——河源对口帮扶工作的具体措施,也是实施深圳“东进”、河源“南融”战略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利于促进深圳与河源在金融资本市场的全面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设立一支总规模在10-15 亿元的投资基金,举办深圳——河源融资合作洽谈会、引进金融机构在河源设立分支机构、在县区发起设立1 家以上村镇银行,推动我市企业上市挂牌,发展直接债务融资,引入保险资金、民间资本,建立金融人才培训、学术交流常态机制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通过借助深圳市金融机构多、资金实力雄厚、人才汇聚、经验丰富等优势,推动我市金融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我市振兴发展、打造“广东绿谷”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张文指出,深圳市金融业是该市支柱产业之一,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人才等资本,与深圳市开展金融合作,对河源是重大利好消息。目前,金融业是我市发展的一个短板,还存在融资难、贷款贵,产业体系不完善,金融人才缺失等问题,有了深圳金融办的“ 支招”,必将推动我市金融业的发展。他强调,金融对经济发展起着引领作用,河源的经济发展必须靠金融来支撑产业发展,因此,我市要善于借助深圳的金融力量,制定出符合我市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融入“3+2”深莞惠经济圈,通过设立基金小镇等加强金融产业共建,让我市的金融业成为深圳金融产业链的延伸,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何晓军表示,河源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一流,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并且承接了不少深圳的产业转移,双方在金融方面有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今后将大力推动与河源的金融合作,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深入开展全面的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