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情深 助推茶叶俏四方
天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以农业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综合性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灵芝和茶叶等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作为公司“掌门人”,叶志坚在强调“质量是产品生存的根本”的同时,充分利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叶志坚在检查茶叶的长势。
网销占三成
该公司在曾田镇新东村茶场基地有1000 多亩,年产春茶超过5000 公斤。目前,该公司在淘宝网、三叶商城建了网站,再加上公司网站的店,共有3 个网店,每年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三成左右。知名度的提升,带来了更多顾客咨询、品尝和购买产品。为维护这来之不易的荣誉,该公司对产品质量要求也更严格。“要做好产品销售,离不开品牌的打造,而品牌的打造离不开过硬的产品品质。电商平台的出现为茶叶销售提供了新思路新渠道,品牌效益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则被明显放大。”叶志坚如是说。他认为,依托河源的生态优势,打造河源的生态品牌,河源的农产品应该可以像茶一样,走得更远。
平时,叶志坚更热爱茶,用他的话来说,“ 喜欢做就算辛苦也乐在其中。”在创业之余,一有时间,他也会不断地制作研究新的茶叶品种。除了绿茶、灵芝茶以外,最近,他还制作出了万绿红茶,受到客户的热捧,很快样品就被抢购一空。他说,下一步还计划尝试制作茶叶冰皮月饼、茶饼干等新产品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网上网下齐舞
其实,叶志坚不但对产品拥有特别的热情,对于营销和品牌也有着独特的追求,不断开发品牌新系列,经常紧跟潮流到全国各大展会进行参展,仅去年一年就参加了10 多场茶叶相关的展览。展览多了,眼光也开阔了,他心里也有了新的想法。如今,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空气在一些地方成了奢侈品,人们对绿色生态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叶志坚说,这茶场或许就是未来竞争之本、财富之源,可以开发旅游观光农业。
前天,叶志坚带着记者一行参观了新东村的茶场基地。沿途植被茂盛,绿树成荫,泉水叮咚,让人留连忘返。三个月前,一村民把进茶场路边一近百年的枫树的树皮蹭破了很大一块儿,他还为此心疼不已。当然,单单一个茶场很难支撑起来,他把眼光瞄准了新东村的百年叶氏祠堂和玉湖村的文笔塔,计划把这几个点联成一片,共同开发。
相关链接
借助电商平台,打开农产品销路
在珠三角居民消费升级、特别是对餐桌绿色消费强大的需求下,我市正着力打造深莞惠优质农产品基地和“菜篮子”。目前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走出河源,成为深圳市民餐桌上的“家常菜”,带动了当地的村民致富。鹰嘴蜜桃就是我市优质农产品“走出去”的鲜活例子。依托互联网,连平鹰嘴蜜桃走向深圳乃至全国;农户们通过微信一天卖出2万斤的鹰嘴蜜桃事例比比皆是!鹰嘴蜜桃热销的背后,这无不反映了我市依托一流生态生产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大好前景。当前,我市正筹建更多大型农村电商平台,积极对接深圳农产品流通渠道,通过线上销售线下专营,让更多的河源农产品“直通”深圳市场。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以农村电商为切入点,把河源与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圳的农产品市场连在一起,整合全市农产品资源,打通线上线下“关节”,让河源农产品“直通” 珠三角乃至全国,在互联网上打响河源现代生态农业品牌。以龙川县为例,截至目前,龙川全县共有电商创业人员700 多人,电商企业(网店)260 多家。电商企业的增加,有效促进了龙川县茶油、茶叶、腐竹、应季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有力推动了龙川县农村经济转型和农产品的快速流转,有效实现了农民增收。同时,龙川县通过“示范县”建设,正逐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络和物流配送,力争建设1 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一批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在50%以上村建设电商服务站;发展一批农村网商网店;培育若干个知名电商品牌;培训一批网店店主、从业人员等各类电商人才,通过多项措施,努力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目标。
本报记者 张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