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实现率先振兴必须以“三个支撑”为发展路径 —— 二论奋力推动河源在粤东西北率先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中,殷切希望广东做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其中的“三个支撑”,即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是广东的使命担当和发展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为统筹国内国际资源、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关键,关系改革发展全局,也是河源跨越发展、率先振兴的必由之路。

市委七届三次全会报告指出,实现率先振兴,经济快速增长是根本。要抓牢这个根本,就必须坚定不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破解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达地区要有新作为,欠发达地区也要有新作为”。河源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结构不优、要素活力不足、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等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有“新作为”,就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统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断培育和扩大有效供给;就要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做强产业集群,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新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尤其要针对欠发达地区基础差、短板多的实际,在“补”字上下工夫,加快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比如有效投资短板、科技创新短板、全面小康短板、营商环境短板等,夯实持续健康发展基础,力促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实现率先振兴,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创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河源实现率先振兴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河源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培育创新主体,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着力挖掘和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要强化创新力量,积极对接广州、深圳、香港的科技体系、科技市场和国际体制,加快融入全省创新网络;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破除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加快集聚开放型经济要素,把河源打造成“广货北上、北货南下,国货跨海、异地贸易”的重要门户以及粤苏皖赣四省物流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实现率先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是历史机遇。习总书记强调,要“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一极具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的论述,是我们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方法论和行动指南。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广东最大的优势。相对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包括河源在内的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开放度仍处于低水平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河源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势在必行。瞄准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制高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源扩大开放、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路径。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格局下,在积极融入深莞惠经济圈的基础上,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超前谋划、系统谋划、高位谋划河源的战略功能和布局,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分工合作,借船出海,推动河源与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一体化发展,以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度和力度,培植河源振兴发展的厚度和速度,将河源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腹地,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

方向已定,路径已明,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市委七届三次全会描绘的“路线图”,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牢牢抓住创新这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牢牢抓住并充分利用对外开放这个繁荣发展的重要法宝,奋力推动河源在粤东西北率先振兴,确保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为广东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河源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路径 三个


上一篇:我市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 不断强化振兴发展使命感
下一篇:继续开展“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 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