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正描画村民有奔头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雅色村在行动
幸福正描画村民有奔头
刚走进江东新区古竹镇雅色村, 路边转角处竖立的宣传牌就吸引了人 们的视线:大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 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村道两边的房屋 围墙上、村委会院墙上、文化活动广场 选址空地上都贴上了宣传十九大精神 的贴画或展板。
雅色小学学生周末到校学习绘画。
学习十九大精神重在践行,雅色村 学做并重,将十九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十九大提出的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努力打造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 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十九大精 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雅色村是由深圳报业集团帮扶的 省定贫困村,目前正在向脱贫奔康的 目标奋力迈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 主任曾广平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给我们这些 贫困乡村指明了一条道路。”
作为江东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示范村,雅色村将乡村振兴战略 总要求落实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根 据雅色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前期规 划,村里将以花海为主,结合观光水 渠、人行休闲道、景观河道、村道绿化 带、莲花水塘等景观,因地制宜,发展 乡村旅游业。
据了解,雅色村与村民签署了责 任书,要求村民保证屋前屋后卫生保 洁;大力开展“三清拆三整治”,目前 已拆除了100 多间瓦房;划出三两个 片区准备种植以栀子花为主的多种 花卉,打造花的海洋,目前已经选定 了区域并做好了土壤检测,将在明年 上半年种植;计划在主村道入村口建 门楼,在村道两侧种植樱花;利用近 路边的6 个水塘种莲花;以村委及村 文化广场为中心,围绕着南面近50 亩水田打造观光水渠、人行休闲道和 文化艺术长廊。
村民支持党和政府工作
从9 月份开始,雅色村大力开展 “三清拆三整治”,拆除老旧危房。曾 广平告诉记者,一开始很多村民不同 意,但是村干部、党员带头清拆,上门 宣传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蓝 图,最终带动了村民。
黄瑞华是村里的退休老干部, 今年70 多岁了。他家里有一栋泥 砖瓦结构的祖宅,面积约300 平 米。当村里提出要拆掉老宅时,黄 瑞华的家人及哥哥一家都有所顾 忌,在村干部找到黄瑞华说明情况 后,黄瑞华立即说道:“可以!这不 是一家一户的事情,是我们全村发 展的事情,我绝对支持党和政府的 决策!”经过黄瑞华的劝说,两家人 最终同意了拆除老宅。
与黄瑞华一样,贫困户钟冠方也 坚定地支持村委会工作,不过这是因 为他享受到了扶贫攻坚带来的成果。 原来,钟冠方家的旧房去年被台风吹 倒,村扶贫工作队筹钱给他建了新房, 还给他买了两头牛、100只鸡苗,现在 他也是有房有资产的人了。原本老房 子是准备留着存放东西的,但村干部 一提拆掉,钟冠方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他对妻子说:“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了 好日子,我们也要无条件地支持党的 工作,支持我们村的建设!”
曾广平说,村干部一一上门劝说村 民,从党的十九大精神讲起,从乡村振 兴发展讲起,再讲到老旧房屋的危害, 把“拆房留权”讲清楚、打消村民疑 虑······终于,村民们同意拆房了,目 前雅色村已经拆除了100多间旧房。
打造艺术村,满足人民的 美好生活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坚持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 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 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 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 现代化。曾广平介绍,接下来,雅色村 将打造“六大种养基地”,通过构建现 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多种形式 适度规模经营。
同时,该村还将以发展特色文化 产业为突破口,将文化扶贫与产业扶 贫相结合,打造“文化+S 基地”,主要 包括以民宿及其他配套设施(采摘、体 验、游泳、骑自行车、登山、农家乐等涉 及吃住玩游购)为主的休闲养老基地、 农村电商基地、艺术培训、创作及展示 基地。目前,雅色村确定了“艺术村” 的发展道路,打造“创意产业+艺术创 作村落”,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吸引艺术 家前来住宿、写生,创造经济效益。记 者得知,每个周末,雅色小学的孩子们 都会去学校上绘画课。曾广平表示,雅 色村要树立“文明村风”,教育就从学生 抓起。
本报记者 杨容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