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文化+”让老传统散发新光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兴盛。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增强文化自信,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文化+”让老传统散发新光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兴盛。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连日 来,本报记者深入东源、紫金等地采访部分民间艺人及热爱文艺的老 师,畅谈如何增强文化自信,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书者温雄辉:苦练笔出好作品

书者,道也。作为市书法家协会 副秘书长,温雄辉认为,作为文化工 作者,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 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 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是 义不容辞的使命。


紫金蓝塘汉塘村村民在村文化广场上跳舞,大家的休闲文化生活比以前丰富(资料图)。

作为市书法家协会的一员,温雄 辉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社 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颇有感 触。他表示,从事书法创作就应该勤 学苦练扎牢基本功,创作出高质量的 书法作品。

无论是自身创作还是他人创作, 温雄辉都希望创作人能深入社会,认 真了解民众对书法审美的日益多样 化发展,在继承书法共性语言与适度 追求个性语言的同时,创作出雅俗共 赏、贴近民生的书法作品,拉近民族 传统的、优秀的书法文化与民众的距 离,营造良好文艺氛围,推动河源文 艺的发展。

乐者邓华杰:为河源而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 艺,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自身 创作,还需要多培养后来者。”邓华杰 是一名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的老师。 在多年的艺术教学工作中,他把讴歌 党、讴歌祖国的主旋律歌曲当作教学 的重点,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 就是他声乐课上的“常客”。

上课之余,邓华杰还深入到民众 中去,组织各种文艺晚会,让更多主 旋律歌曲飘扬在社区、广场……同 时,他还不忘创作。最近,邓华杰以 河源为题材创作的歌曲《我是河源 人》问世,“同饮东江水,共聚河源美, 想起妈妈的话,家训牢记心扉……” 每一句词都包含着他对河源的深情。 近日,这首歌曲也得到同行的认可, 被购买了版权。他说,未来他还会创 作更多属于人民的讴歌党、讴歌国家 的歌曲,也会把有品位有格调的艺术 放在教学中,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

民间艺人刘国祥:唱响乡村好生活

“要把十九大精神原原本本地传 到村民心中。”东源县骆湖镇民间艺 人刘国祥如是说。他是地地道道的骆 湖人,现在经营一家手机店,说快板是 他的业余爱好。作为一名民间艺人, 刘国祥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出发,把 民生事编成朗朗上口的客家方言快 板,让农民朋友一听就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 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 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 造。这一点是刘国祥一直的坚持,他 学快板全靠自学,自己创作,用客家 话把身边事编成朗朗上口的方言快 板,在田野中绽放精彩。

说起自己学快板的经历,刘国祥 说:“现在的孩子好了,喜欢什么,想 学什么,有地方学,有途径学,这是中 国富起来强起来的成果。”刘国祥 说,他正在构思,想把十九大中关于 农村民生的点点滴滴编成群众喜闻 乐见、充满乡土气息的快板诗,让十 九大精神深入村民心中。

舞狮者邹必群:舞动全省庆盛世

年关将近,各项庆祝活动多 了起来,紫金县龙窝镇南奋村 双狮笛班邹必群更忙了。前 日,记者见到她时,她正跟随团 队在村中一祠堂庆典现场舞 狮。那动作刚柔并济,一招一 式,韵味十足。

舞狮看起来精彩,然一些高 难度动作的练习却是非常辛苦, 在练习中磕磕碰碰,甚至破皮流 血,那是常有的事,但邹必群从 来没有想过放弃。有付出就有 收获,每次出演时,舞狮表演都 会收获雷鸣般的掌声。就这样, 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记住 了双狮笛班,也记住了邹必群这 个“女汉子”。

邹必群说,党的十八大以 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 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 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要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这个新时代,是承前 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奋力谱写文化遗产保护利 用之路新篇章的时代,是让文化 遗产活起来、让中华文化展现出 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增强中华 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时代。她对 此信心十足,说自己虽然是“草 根团体”,但也要把手中的狮子 舞好,让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得到传承与发扬。

■ 记者手记

“文化+”让老传统散发新光芒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 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 沉、更持久的力量。对一个国家 如此,对一个地区发展也是如 此,尤其像河源这样欠发达的山 区市,更应如此,故大力发展“文 化+”,作为客家古邑,要勇于“站 着高原望高峰”,坚持文化惠民、 不设围墙,尽可能每周举办惠民 演出,让“文化+”成为市民的一 种生活方式。“群众演戏,演群众 戏,让群众看戏。通过开展形 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 活动,大力增强了广大人民群 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 同,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 和国家的深厚情感。”一乡间艺 人如是说。

实施“文化+”战略就是为了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 升城市品位,加快我市融入粤港 澳大湾区。“创作要跟上新时代, 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喜爱。”采 访中,不少艺人如是说,必须努 力谱写和创作反映新时代精神 风貌的文艺作品,谱写和创作广 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 品,使作品更好地宣传展示党的 政策,更好地讴歌党、讴歌祖国、 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本报记者 张涛 刘影丽 郑婷影 彭茂洋

 



-------------------------------------------------------------------------
河源新闻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商务合作联系网站管理员(QQ/微信:10117807)
-------------------------------------------------------------------------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 传统文化 光芒


上一篇:二十年努力,二十年芳华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