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乡土的质朴与癫狂 ——读王方晨的《农夫吁天录》

在王方晨的《农夫吁天录》里,时 间与空间被刻意含混,故事发生的村 庄,也没有一个名字,它呈现出的却是 无数中国式乡村每日上演的悲喜闹 剧。一件光棍娶亲、寡妇再嫁的小事, 在荒芜而闲散的熟人社会里总能衍生 出无数怪谭。王方晨的语言游离于压 抑的底色和亢奋的人物之间,显得冷 峻克制而又纤毫毕现,以不动声色的 书写,切入荒芜乡村中的人性之恶。

40 多岁的老光棍腊八人有些懒, 又常受嘲弄,可是愿意为佟寡妇赡养 前夫留下的老人,是个淳朴善良又有 点窝囊的乡村老实人。龙虎兄弟有着 农人身上常见的执拗与憨劲儿,挨打 时只会说一句“别打俺俺没得罪谁”, 却又常常奚落矮小瘦弱的腊八。他们 之间的矛盾,来自于人性中的阴暗一 隅,然而一次娶亲为何能引发如此巨 大的波澜?

当下乡村女性的稀缺与成年男性 的性压抑,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 题。小说里处处是这种压抑的欲念, 时而直抒胸臆“龙快憋死了”,时而具 象成臭烘烘的豆豉味、冷得像铁的棉 被、一盘死蛇般的井绳。而单身了几十 年的腊八,一面深为自己娶到媳妇的 幸运窃喜,一面又在龙眼中灼灼的火 焰里败下阵来——腊八的失败与龙的 压抑,恰如对称的两面,共同指向挣扎 在乡村底层的男性的悲哀。正如文中 所言,婚姻于传统的乡土社会是如此 重要,以至于是“要出人命”的大事。

如果仅仅把传统与现代夹缝里的 乡村热点问题写成小说,故事到腊八 和龙的对峙便已经完成了使命。如果 说腊八的乡村是木讷而质朴的,龙虎 的乡村是癫狂而执拗的,那么猫来的 乡村却近乎鲁迅笔下的鲁镇,不那么 残酷,反而更加真实,带着每一座村庄 都熟悉的油滑与狡狯。

与龙虎兄弟和腊八不同,猫来有 闲钱,有家室,是有资格“玩一玩”的。 于是自始至终,把腊八引来听龙的呓 语,撺掇龙臆想“把谁的媳妇还给谁”, 向虎打听龙的心思不成竟随口编出腊 八磨刀杀人的消息,眼看众人失了兴 致又转而让老婆言之凿凿地劝服佟秀 琴……猫来在闲散的日光下,悠然消 遣着腊八夫妇和龙虎兄弟,看似无甚 要紧,却一步步造就了平庸之恶。而 这些谣言与挑唆发生之处,也都是水 井、草垛这样的公共场合,仿佛就是每 日上演的好戏。与之相对的,腊八与 龙虎兄弟几次直接对垒,却都是在夜 里,发生在腊八院里或龙虎兄弟家中, 带着熟人之间的私密与戏谑,甚至有 虎陪着腊八一起哀哭这样奇异而质朴 的温情。

王方晨着墨未多的看客,却在这 冰山一角般的对话里,显出恐怖的力 量。对老实人司空见惯的言语欺凌, 也在平庸之恶的挑唆下,一点点变为 使人疯癫发狂的执念。他们把腊八说 得无心着家,半夜里游魂似的来到龙 虎兄弟家;又把龙说得“相信自己身上 存在着一种吸引所有人走到他跟前的 力量”,像鲜花簇拥的花蕊。然而花瓣 如此脆弱,“弄不好要出人命”的警醒 一瞬间摧毁了听众的兴致。兄弟俩亢 奋至极,甚至要去接佟家婆婆而未 果。看客们一哄而散,龙却陷入癫狂, 荒唐而执拗地坚定他的冤屈,欲念也 终于爆发为可悲又可笑的“ 发狂一 吮”。《农夫吁天录》独出心杼的题目, 便是为这个讽刺的结局,再添一层没 有温度的反讽。

在凝滞了几千年的传统乡土社会 里,权力与道义从来只是弱者的希 冀。然而在蒙昧荒芜的底层,也并没 有所谓强者,只有狡狯与无赖的乡村 生存法则。王方晨笔下的乡村一如既 往的冷酷而荒诞、锋利而疼痛,正如他 笔下的小人物一如既往地交织着善与 恶,挣扎与徒劳。

在当今看似透明的乡村现实面 前,王方晨的写作引领读者暂别对乡 村浮光掠影似的“猎奇”观览,转向对 乏味乡村情境的真实体验与触摸。这 一转向使得读图时代的阅读不再停留 于内容和情节,而是转向对故事背后 潜藏的人性与权力政治的思考。以 《农夫吁天录》为代表的这一类小说, 为小说在视觉媒体时代的去向给出了 不同的答案。

现实比小说家笔下的世界更荒 诞。用以对抗这种荒诞的冷峻笔调, 是王方晨审视这个世界的滤镜。面对 在城市化面前迅速消亡和荒芜的乡 村,王方晨是双向的,一面以鲁迅式的 悲悯与沉重,鞭挞着它的因陈,一面又 要站于当下人文关怀的语境里思索它 的未来,两者之间,微妙地保持着均 衡,构成了作家“其言诡谲,其义恢诞” 的文学场域。

来源:文艺报 严程



相关热词搜索:乡土 农夫 王方晨


上一篇:怀想
下一篇:先当好妈妈 再做好事业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