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孽缘

■谢雄鹰著

第一章缘起学旅(二)

谢嘉生的家长虽是这般交待, 但他们交待的情况始终没有出现 过。因为谢嘉生从一开始破学,就 非常听话,非常聪明,每次考试,几 乎都是满分,如果有谁期望他某年 某月的某一日考试意外失手,落它 个99 分,那始终是一件难之又难 的事。虽然谢嘉生性格有点内向, 神情有点腼腆,但由于他成绩一直 名列前茅,出类拔萃,加上人又长 得帅,身材也比同龄的孩子要高出 许多,近看远瞧,都像一个帅哥模 样,因而深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们 的崇拜。于是,所有荣耀的事,同 学们都毫无争议地把谢嘉生推举 出来,譬如当班长、当“三好”学生, 等等,都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谢嘉生 的身上。于是,谢嘉生三年教学点 的读书生活,就像把手伸出来,将 它从正面翻到反面一样那么简单, 那么轻而易举!

再说谢明德,虽然生活在公社 的边缘村庄,似乎比更山的山里人 生活得要优越幸福一些。其实不 然。谢明德来到这个世界,其实是 很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谢明德 的出生,是伟大的出生,壮烈的出 生,可歌可泣的出生,惊天地、泣鬼 神的出生!

那是公元1951 年的早春2 月,谢明德的母亲怀上谢明德已8 月有余,从孕妇的安全保护角度出 发,这个时候她不应该从事那些强 体力的劳动。但生活就是那么残 酷,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乡下人不 可能像城里人那样,怀孕晚期之后 有条件讲究胎儿保养,而谢明德的 母亲在离下产还有一个月的时候, 还要上山砍柴。也许由于用力过 猛,谢明德母亲顿觉肚子急剧疼痛 起来。不一会,脚下就流出了鲜 血,谢明德母亲意识到,要下产了, 孩子要降生了。她放下柴刀,不 再敢砍柴。她捂着肚子,忍受着 剧烈的疼痛,但肚子的疼痛一阵 强过一阵,剧烈的频率一阵紧过一 阵,她只得放下手中的活计,艰难 地往下山的方向走去。一步…… 两步……三步……她走啊,走啊, 在快要走到山路边的时候,鲜血一 滴一滴地从裤筒里流了出来,羊水 从大腿间淌了出来,产道似乎被撕 扯着,强撑着,刀绞着,她感到天在 旋转,地在旋转,山峦在旋转,树林 在旋转,世界似乎顷刻间黑暗了下 来,她好像失去了任何知觉……良 久,良久,一种潜在的意识告诉她, 她要当母亲了,她要当伟大的母亲 了,只是她没有想到,她会在这种场 合当母亲,她会以这种方式当母 亲。但是,这种时候,她没有选择, 她无可选择!命运之神把她推到这 个山岗上,无法生存就是死亡,不能 好好地当母亲就亵渎了母亲的伟大 称号!谢明德的母亲,是一个坚强 的母亲!一种当母亲的责任在呼唤 着她,在警示着她,在温馨着她,那 个小小的生命,在用力挣扎着要冲 进这个世界!所有这些,谢明德的 母亲都体悟到了。她紧咬着牙齿, 两手紧紧地抓住路旁的野草,然后 屏住呼吸,再用力一撑,小生命终于 “啊哇”“啊哇”地大叫着闯出了产 道,来到了这个世界……

这时,这个世界似乎静止了, 除了听得见北风的呼啸声,除了看 得见雪花洒洒飘落的寒意景,谢明 德的母亲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 不到。在她眼前,她看见的只有这 个小生命,这个富于男性特征的小 生命!她看见了,这个小生命白白 胖胖的两条大腿之间,长着一只小 鸡鸡!这只小鸡鸡,在寒冷的雪地 里,虽然不可能雄伟壮丽,虽然不 可能坚毅挺拔,但那毕竟是男性传 宗接代的命根,它预示着男性的宣 言,男性的浩荡,男性的伟大,男性 的骄傲!谢明德母亲容不得想更多 的东西,她用自己的牙齿,咬断了儿 子的脐带,然后,她把儿子包裹在怀 里,艰难地走了好几里地的山路,回 到了那个属于他们安身立命的家。 而此时,她那条浸透鲜血的裤子,早 已被寒冷的霜雪冰结坚硬起来,那 条她走过的山路,留下了一滴一滴 的鲜血,这一滴一滴的鲜血,染红了 山路,染红了山花,染红了半边雪 地,染红了一抹晚霞……

读到这里,我们似乎发现,谢 嘉生与谢明德虽然不是出生在同 一个山村,代距也相去极为遥远, 但他们却有着某种极其相似而又 极为有趣的巧合:同为同年生;同 为男性;同样聪明过人;同为同宗 同姓之后裔。

此时,我们不得不要绕一个大 弯,花另外一些不菲的笔墨,对谢嘉 生与谢明德的血脉源流作一些考证:

根据有关史志记载,谢姓在中 国百家姓当中,实打实算得上是一 个大姓,曾名列全国第十七位,今 为第二十四位。其发源地为南阳 东谢营,发迹于开封南部之陈留 郡。太始祖炎帝,先祖姜太公,鼻 祖申伯。《元和姓纂》卷九去声四十 祃曰:“谢,姜姓,炎帝之胤。”《通 志》卷二大《氏族略二·以国为氏》 又曰:“周姓异国……谢氏,姓姜, 炎帝之裔。”《百姓统谱》卷一0 五去 声二二祃还曰:“谢,陈留,裔音。 炎帝之胤。”此三部志书,对谢姓之 源流,皆作了详尽之叙述。称炎帝 为太始祖、姜太公为先祖、申伯公 为鼻祖,亦有史为证。据远古谢氏 世系录记载,炎帝姓姜,也称神农 氏。由于以火得王,故称炎帝。炎 帝生活在原始社会晚期,氏族早期 活动在姜水流域,后沿着渭水、黄 河向下游迁徙,定居于现在的河南 以及河北南部一带。炎帝在位时 发明了耒、耜等农具,教民种五谷, 烧制陶器,用草药治病,开创了中 华民族农业文化。其名与黄帝并 称,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和“中华人文始祖”。谢姓人大部分 都尊炎帝为太始祖。而中华后代皆 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而姜太公为炎 帝之五十二世孙,申伯公为炎帝之 六十三世孙、姜太公之第十一世 孙。公元前827 年,周宣王继位。 初时, 原西周管辖的南阳申谢之 地屡遭楚人骚扰,周宣王从战略上 考虑,遂将大舅申伯派到原属申国 的谢地建城立国,以遏制楚国入 侵。公元前823 年,申伯受命立 国。其时,周宣王加封于谢邑以国 为姓,申伯别姜为谢,成谢氏受姓 鼻祖。从此,谢氏立国,原谢地周 边申姓国民与原谢地谢姓融为谢 姓,开基立业于南阳、唐河新野一 带,谢城设在南阳东谢营。

申伯就国南阳后,改进石、陶 生活用具,发展铜、铁等生产工具, 扩大畜牧业,鼓励国民垦荒种植, 大力发展水军与水车等军力建设, 有效地阻止了楚国的入侵,为宣王 中兴、西周社稷作出了杰出贡献。

公元前771年,深侯串通缯侯 联合大戎,大举入侵镐京,扶植宜 臼上台,幽王兵败,西周王朝遂告 灭亡。公元前770年,原太子宜臼 被立为国君,史称周平王。从此, 历史进入了东周时期。

周平王继位不久,朝廷无法镐 京立足,遂在晋文侯郑武公的保护 下迁都洛阳。申伯之曾孙,谢氏之 四世祖——广公随东周王室移居 洛阳。公元前688 年楚文王发兵 攻申,不久灭掉申国。曾依附于申 国的谢国,立国135 年后随之灭 亡。申族子孙按当时习惯,以后立 的谢城名为氏,后纳谢姓正宗,是 为河南谢氏。申被楚灭后,楚把部 分谢姓人驱遣至淮河上、中游以及 湖北武当山东南之荆山一带。申 伯之八世孙昌后在楚申交战后期 之周宣王时期(公元前676--651 年)从洛邑迁居陈留(河南开封地 带),由此,谢姓“系承申伯,源自洛 阳,望出陈留”是为史证。

中华谢氏虽源自洛阳,但真正 发迹成为望族则在陈留。陈留公 元前秦代置郡,治所为今河南开封 之陈留镇。从三国后期开始,陈 留谢氏世居600 多年。其间,谢 缵、谢安等家族的强势崛起,使得 陈留谢氏人丁兴盛,人文蔚起。 从西汉到隋唐其间的1000 多年 间,陈留成为历朝历代之名城,其 字号历史久远,影响深邃,甚至远 远超过了谢氏受姓南阳的“谢国 时代”。尔后,由于战乱不断,陈 留谢氏逐渐向江苏、浙江等地迁 徙,其中大部定居于江苏乌衣巷, 历时300多年。其后,又有大部迁 往江西赣南、赣北一带。据载,申 伯公第七十八代孙、移居江西弋阳 的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大文豪谢枋 得(公元1226——1289 年),是为南 迁江西弋阳始祖。随着北方战乱 加剧,北人南迁速度加快,南方开 发势头愈加凸显,谢姓氏族亦纷纷 南下。谢枋得第五世孙复渊公于 1370年(元朝延佐年间)由江西赣 州赣县沙地迁往广东粤北之尚平 地,成尚平地开基始祖。为饮水思 源,纪念先祖,尚平地建有祖祠一 座,祠堂上挂有“陈留谢氏”牌匾一 块,堂号为“宝树堂”。由此可知, 谢嘉生、谢明德乃南迁尚平地始祖 复渊公之后,从更远源头上考据, 则为炎帝、姜太公、姜申伯之“陈留 谢氏”“宝树堂”之后。

 



相关热词搜索:孽缘


上一篇:一路书香
下一篇:记忆深处的老屋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