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 缘
■谢雄鹰著
第四章弃学耕山(四)
所以,他们逃回村里后,球忌之流不来,他们就回到家里美美地享受谢嘉生母亲为他们煮的美味佳肴,而球忌一伙一来,甚至是在他们还没有来到之前,他们就已经像机敏的小兔子般跑到了山洞里藏匿起来。每次都是如此,那么及时,那么迅速,那么奥妙,那么神奇,不知情者,还以为谢明德、谢嘉生们料事如神,真的是有什么活宝,什么法术,有的还暗暗猜测,这两个家伙,是否神仙之化身。其实不然。谢明德和谢嘉生的聪明、机敏,虽然是被广为认定的,但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些更为主要的原因不为人知:其一,晓水村自有历史以来,风景优美,人之善良,有世外桃源之美誉,中人出去艰难,外人进来不易,因此,不良风气难于侵入,不良道德难于传播,自开基以来,子民即以老实本分、厚道纯朴、刚直正义为本,不管谁家,大凡有小孩者,家长皆特别注意启蒙教育,以培养小孩的良好道德为天职,只要小孩有谙事的意识,长辈即遵从古训,传授美德,教诲子孙,任何情况下都要正直做人,大量处事,不得包藏任何害人之心;其二,谢嘉生的父母极会做人,邻里关系非常好,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乐意照应,了解到他们的儿子遭受责难后,村人都寄于充分的同情,没有人相信,一个老实人,一个没长大的山孩子,为什么无端地去害他人之命?这不是明摆着的睁着眼睛说瞎话吗?因此,没有人相信这些鬼话,每次闹事之人到来之前,消息就会及时传到谢嘉生的家里,让他们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其三,谢嘉生是个极其聪明又极其听话、懂事的人,不但在学校读书认真,成绩优秀,深受师生喜爱,而且在村里也极有礼貌,极有规矩,虽然他的辈分很高,但他依然遵循宝树家声,继承乌衣水长,年长为尊,年幼为护,大是哥,细是叔,尊辈守分,尊老爱幼,称谓分明,玲珑八面,故村人爱之、喜之、惜之,不忍看他受到半点伤害,自觉地都在暗暗保护他。这就是他接二连三躲过灾难的根本原因。
后来,闹事之人又来过几次,村人都说,谢嘉生没回过村里,不知到哪里去了。来人终因次次扑空,毫无所获,便失去了耐心,没再来过寻衅闹事了。
于是,谢嘉生就把这个患难与共的老老老老老老侄子谢明德挽留下来,劝他莫再回冬南村去。谢明德也同意谢嘉生的挽留。他知道,他家离学校近,一旦回去,就会立即被发觉而遭厄难;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过这么多的曲折经历,他与谢嘉生原来不自觉夹杂着的些许妒忌、敌视关系转化成为亲密关系、伙伴关系、结盟关系、至亲至情与至真至诚关系,特别是这次他们意外遭受的灾难,让他们患难与共,令他们成为患难之交,莫逆之交,若要叫他们一时分开,情感上也难于割舍,不忍分离。因此,经过思考再三,谢明德还是决定留在谢嘉生家里,谢嘉生的父母经过这段时间和谢明德的朝夕相处,觉得谢明德聪明伶俐,生相可爱,又极为懂事,与他们的儿子谢嘉生配合做任何事情都非常默契,虽然有时也斗斗嘴,但那是智慧型的较量,双簧式的派对,妙意中的乐事,撞击时的火花,生活间的色彩,都觉得他讨人喜欢,聪明可爱,印象甚好,故,都出来极力挽留,不愿意他离开,深情款款地劝说道:
“明德,你就不走了。若你怕闲着无事闷得慌,我们商量一下,是否可以与嘉生一起找份事干?”
听了妈妈的话,谢嘉生突然想起,他的爸爸一直在山上放香菇,他和明德不是可以跟爸爸到山上学着放香菇吗?于是,他突发感悟,触类旁通,道义皆行地说:
“对了,妈妈,你说的话启发了我,这几年爸爸不是在山上放香菇吗?我和明德可以跟着爸爸学放香菇呢!这样,我们既可以学点手艺,又可以帮爸爸干点活,减轻爸爸的劳动负担,将来香菇收成了,又可以增加一点家庭收入,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呀,何乐而不为呢?”
听谢嘉生母子所言,谢明德脑袋一转,突然兴奋起来。
(未完待续……)
上一篇:品读王手系列小说《讨债记》
下一篇:石英散文精选本《生命的吉光》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