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峰会在我市盛大启幕

凝智聚力谋发展主动作为谱新篇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峰会在我市盛大启幕

本报讯 记者 彭茂洋 前日,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峰会暨广东省机器人协会2018年年会在河源盛大启幕。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总指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卫出席了本次活动。据了解,本次我省机器人产业的年度盛会能在河源召开,不仅源于河源市主导产业在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巨大市场需求和潜力,还在于业界看重河源高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格局中的先行军地位。

河源智造蓄势待发

15日下午,与会嘉宾深度考察了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河源市勇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等高新区标杆企业,让与会嘉宾进一步了解河源市企业智能化应用的现状,挖掘当地产业对自动化改造的需求。

河源作为深莞惠“3+2”经济圈的重要成员,主动衔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瞄准智能化发展的市场需求,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外溢资源,牢牢把握珠三角地区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扩张性迁移的历史机遇,在智能制造产业全面发力,有意以智能制造为抓手和引擎,打造成粵港澳大湾区东北部的重要门户城市和战略腹地。河源高新区的规划建设是河源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具体举措,高新区落户企业240多家,其中95%来自于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企业如中兴通讯、阿里巴巴、龙记等形成了龙头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为高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河源高新区积极对接深圳优势产业,初步形成总部、研发、孵化、销售在珠三角,生产制造和部分生产性的研发和工业设计在河源高新区的布局,形成了与粤港澳大湾区同一生产水平、不同价值链、功能互补的分工格局,已成为河源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排头兵。

大咖论“智”河源共谋发展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撞上智能制造产业如火如茶之势,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等多重机遇接踵而至。本次产业峰会,齐聚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等诸多粵港澳三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知名院士专家、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家领袖,大家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产业动态、新兴应用等,进行了不同角度的主题演讲,为河源高新区机器人制造企业提供新思路,为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提供了新动力。

“河源的环境非常好,而且有着土地资源、政策资源、人口红利等资源的支撑,有很大的持续发展空间。”广州瑞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孙志强表示,河源可以依托生态环境和交通区位,主动对接深圳、广州,吸引包括新能源、高科技、高分子材料等在内的更多优质产业落户河源。尤其是高铁开通之后,河源到深圳广州只要半个小时,相信河源肯定能够从中收获更多含金量更高的产业项目。

宋晓刚等多位专家教授认为,河源主动对接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有非常好的开放心态和前沿意识,同时河源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机器人制造企业也拥有良好基础,种种有利因素使得河源发展机器人产业、壮大智能制造经济,具有明显优势。






上一篇:旧貌换新颜提升幸福感 “百街千巷”改造工程稳步推进
下一篇:市委七届六次全会部署九项重点工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