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落实“1+1+9”工作部署,全面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落实“1+1+9”工作部署,全面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建设提效破局

22日,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叶梅芬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抢抓“四大机遇”,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深入落实“1+1+9”工作部署,全面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建设人民幸福心城,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建设提效破局。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全面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报告中,粤港澳大湾区是热词。报告指出,要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专项规划,加大重点项目对接力度,再掀交通建设热潮,全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提升外经贸发展水平,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重要承载地、现代产业重要战略腹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延伸区、绿色湾区和美丽湾区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级城市群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方面,报告指出,河源将出台实施《河源市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延伸区和承载区行动计划》,推进广深港澳科技走廊延伸区建设,大力引进中小科技企业,做大高新技术企业堆头。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树标提质”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60家。同时,要加快深圳大学河源国际研究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研究院建设,推进天津大学精密仪器院士工作站、河源市省科院研究院、协同创新研究院提质增效,推动27%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此外,2019年,河源将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深入落实重大招商项目市领导挂钩制度、督办考核制度,全力促进2018年“1·3·6·9·12”系列经贸活动成果转化,特别是促使大型央企、知名民企外企项目加快落地动工建设。此外,要重点谋划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北上杭等重点城市以及境外招商路演活动,加快构建全球招商网络,不断扩大河源城市影响力。

关键词:生态河源现代河源

“第二、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第八、守护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厚植绿色优势。”报告中多处体现了生态河源与现代河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报告提出,要践行产业绿色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低碳绿色发展,推动工业高质量较快速度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我市大力实施园区提质增效五大行动计划:实施骨干企业提升行动计划,实施“一企一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重点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园区承接主导产业转移行动计划,提升项目专业化承接转移水平,提升园区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努力实现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项目50个,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600亿元;实施产业合作共建行动计划,探索与深圳共建“飞地经济”完成共建亿元以上项目20个,引进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施投融资改革行动计划,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和放大效应,引进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参与我市园区和主导产业发展,走市场化道路推动园区建设、招商、运营上新台阶;实施园区扩园提质行动计划,探索建立“亩均论英雄”工业园区考核评价机制,有效破解征地拆迁、企业用工难等瓶颈问题,力争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5亿元、“1·3·6·9·12”签约项目动工率和投产率分别达到70%和50%、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全市新上规工业企业70家。

此外,河源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全面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全力保护好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努力擦亮河源绿色生态品牌。

关键词:乡村振兴

2018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取得实质成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蓬勃开展,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发力。预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11元,增长9.1%,首超全国平均收入水平。

报告提出,2019年,我市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方面,深化农村改革,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集中力量掀起乡村振兴发展热潮,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出精品、造亮点,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报告提出,要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和康乐园,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和质量认证力度,实施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万绿河源”塑造工程,形成整体品牌形象。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方面,我市将坚持规划先行,基本实现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全覆盖。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实施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和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突破口,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018年工作回顾

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2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6亿元,增长8.8%。进出口总值270.6亿元,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95亿元,增长8.1%。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50亿元,增长7.5%,占GDP比重达6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9336元,增长9.1%。

●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生产总值突破千亿。

●狠抓园区和项目建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狠抓改革攻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狠抓创新驱动,发展动能不断释放。

●狠抓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狠抓乡村振兴,农民人均收入首超全国平均水平。

●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前列。

●狠抓民生实事,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狠抓党建工作,政府自身建设有力加强。

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各项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

一、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再掀交通建设热潮。

●全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

●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

●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

●提升外经贸发展水平。

二、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低碳绿色发展。

●推动工业高质量较快速度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三、狠抓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健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机制。

●大力推进城建项目建设。

●推进水利能源项目建设。

●强化财税金融保障能力。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深化农村改革。

五、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六、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打造现代化生态新城。

●高起点编制城市规划。

●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

●持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七、突出“三区并进”,推动都市经济与县域经济联动发展。

●加快江东新区开发建设。

●加快市高新区“二次创业”。

●加快灯塔盆地示范区先行发展。

●加快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八、守护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厚植绿色优势。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制度体系。

●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九、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深入推进健康河源建设。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推动文体事业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强化社会治理创新。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相关热词搜索:政府工作报告


上一篇: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凝心聚力谋开局 实干续写新篇章
下一篇: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昨日开幕 肩负人民重托 谋划河源未来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