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居民已选定“心水房”
原江源新村的居民在选“心水房”。
昨日,源城区源西街道江源社区居委会内人潮涌动,不少人一家老小齐出动来到这里看房,居委会变成了“售楼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位于市区西片区的江源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完成房屋征收和拆迁工作后,已经进入选房阶段,今天过后,386 户原江源新村的居民将有283户选定新房子。有居民表示,政府花大钱新建的安置房既漂亮又实用,让他们未来的居住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新房进展 计划2018年春节前入住
地处西环路以西、粤赣高速公路以东的江源新村,是政府于1998 年建设的水库移民安置点。经过近20 年时间,几百栋老旧房屋过于窄小,居民们早已颇有怨言。不过,如今来到江源新村,再也找不到一栋房屋,只能看见堆得像小山包一样的瓦砾尘土。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9 月5 日,江源新村内的386 户房屋被全部拆除,江源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拆工作宣告结束。据了解,我市将在拆除后的江源新村原址,就地建设名为“东江源”的安置小区。安置小区内共14 栋房屋,累计可提供763 套房源,有最小65 平方米、最大110 平方米的6 种户型供居民选择。
目前,市西优办正在组织人员对东江源安置小区选址所在地进行清表,有关小区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也在加紧完成。按照计划,该项目将在今年内正式动工,2018 年春节前完工,让原江源新村的居民们能够在新房内过一个欢喜的春节。
居民选房 按签约顺序公开进行
昨日上午11 点,记者来到江源社区居委会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选房的居民,他们在跟工作人员核对身份并拿到选房顺序号后,便来到张贴有安置小区规划设计图、房源信息的公告栏前,仔细研究对比各个房源的面积、户型、楼层等,不少居民甚至还拿出纸笔,记录下自己钟意的“心水房”。有的居民看到喜欢的房源已经“名房有主”,还不禁感到可惜。
江源棚户区改造涉及的拆迁户共有386 户,这么多居民选房的顺序是怎么定下来的呢?据了解,在江源新村启动征拆工作后,工作人员便逐户与居民签订了征拆协议,而此次选房的顺序,也是根据居民签订征拆协议的时间先后定下来的。也就是说,当初居民越早同意征拆自家房屋,就越能优先选房。
据悉,选房工作分3 期进行,首期100 户居民选房已在14 日完成,共选走了178 套房屋;昨日和今日进行的第2 期选房,将有183 户居民选定328 套房屋;剩下的103 户居民将在第3 期完成选房工作。由于整个选房工作全程按照签约顺序公开进行,且居民需在选定房屋后现场签订《选房确认书》,因此尽管“看房”的人很多,却始终秩序井然。
过渡期 住房补贴一次性发放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江源棚户区改造,将大大改善原江源新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根据相关方案,原江源新村居民可获得的房屋面积,是在其此前房屋面积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计算出来的。具体标准为,原房屋的1 至2 层房屋面积,按1:1.2 置换,2 层以上房屋面积,按1:1.15置换。
除了房屋置换,政府还向居民提供了货币补偿。如果居民选定的房屋面积,不足其应该获得的房屋面积,政府将按照第三方评估公司按市价评估出的住房价格,以3420 元/平方米的单价进行货币补偿。
旧房子已经被拆除,新房子2018 年才能建好,那么在这期间,拆迁居民的居住问题怎么解决呢?据了解,我市按照人均每月 200 元的标准,为每户居民提供了过渡期住房补贴。目前,这批住房补贴已经一次性全额发放到了每一户拆迁居民手上。
选房故事 房子建好立刻回来住
1998 年,水库移民黄伟团住进了江源新村。当时,他家分得一套两层共48 平方米的房子。随着时间推移,家中人口日益增多,本来就小的房子越来越不够住,黄伟团无奈之下加建了楼层。今年1 月份,得知江源新村将被拆除进行棚户区改造后,黄伟团二话不说,第一时间与政府签订了征拆协议,并很快搬到了光明路的一间出租屋内。
9 月14 日,黄伟团作为首批“看房者”来到江源社区居委会选房,很快看中了一套 110 平方米、位于15 层的靓房。黄伟团说,按照置换比例,他可以获得总面积150 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如今,他不仅选到了一套非常好的房子,剩下的40 平方米还能以3420 元的单价获得货币补偿。
“房子建好了,我立刻回来住。”黄伟团告诉记者,他仔细研究过新安置房的规划设计,觉得非常实用,也很满意,希望政府还能再做几件大好事,把江源社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起来。
本报记者 黄冉
上一篇:摸查原民办代课教师“家底”
下一篇:携手科研机构院校 开启农业合作新篇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