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策决战脱贫攻坚助力决胜全面小康
本报讯 冬日的槎城,阳光和煦,地处沿江路的市会议中心里也是气氛热烈、掌声连连。昨日上午9 时,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政协河源市七届一次会议在这里开幕。出席会议的326 名河源市政协委员将在3 天的会议中围绕河源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等重大问题,切实履行职能,积极建言献策,为我市实现全面小康率先振兴贡献力量。
梁国华代表政协第六届河源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政协第六届河源市委员会近五年来的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是河源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省委振兴粤东西北发展东风稳步前行的五年,也是河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人民政协事业深入发展的五年。市政协及其常委会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中共河源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为推动河源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为推进河源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报告认为,六届政协近五年来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发展建言谋策出实效;坚持纾民困惠民生,履职为民促进和谐有作为;统筹政协工作资源,推动政协事业发展增合力;发挥政协独特优势,团结联谊广泛凝聚正能量;改革创新政协工作,努力打造政协履职新亮点。
今后五年是河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实现中共河源市第七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促进河源振兴发展的五年,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报告对七届政协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夯实共同思想基础,汇聚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合力;聚焦全市中心任务,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建言谋策;加强履职平台建设,努力增强协商议政实效;发挥政协独特优势,助力河源振兴发展的外部环境建设;固本强基不断进取,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昨日,参加河源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354 名代表陆续报到。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今开幕
代表们将为促进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本报讯 河源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今日隆重开幕。昨日上午,出席大会的人大代表们肩负着为百姓谋福祉、为河源谋发展的重托,如期到达驻地报到。今后几天,怀揣民意的代表们将按照日程安排,听取和审议大会各项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履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昨日上午8 时40 分左右,离报到结束还有两个多小时,已经有不少人大代表从全市各地赶到了市委党校报到处。在报到现场,相识的人大代表们互相寒暄问候,不相识的代表之间也会报以微笑。办理完报到手续、接过会议资料后,不少人大代表聚在一起,交流履职经验,围绕准备提交大会的建议、意见展开讨论。
一个建议,就是一种群众的声音;一名代表的到来,就是一种声音的传递。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尚未正式开幕,人大代表们已纷纷就社会民生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不少代表们表示,参加此次盛会,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履行好人民赋予的职责,反映好人民群众的意愿,为促进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记者在报到现场采访时,强烈感受到了会议的务实简约。没有鲜花簇拥,市委党校的布置简洁而清新。报到程序也简化,一个文件袋中囊括了会议期间的所有材料,会务组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周到,整个报到过程井然有序,展示出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政协市六届五次会议以来19件提案获表彰
38名委员被评为优秀委员
本报讯 昨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开幕。记者从大会获悉,政协河源市六届五次会议以来的19 件提案被予以表彰,王忠平等38 名政协委员被评为政协第六届河源市委员会优秀委员。
大会现场,受政协第六届河源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黄晨光向大会报告提案工作。据介绍,五年来,六届市政协共收到提案801 件,经审查立案708 件,其中经济民生方面337 件,科教文卫体和环保方面238 件,社会保障和统战民族宗教方面99 件,其他方面34 件。立案的提案分送66 个承办单位办理,已全部办复。
同时,为了鼓励先进、宣传典型,进一步引导提案者注重提高提案质量,积极参与提案办理协商,关注和跟踪提案办理成效,更好地发挥提案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重要作用,依据河源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和《关于开展评选表彰优秀提案和表扬提案活动的决定》的有关规定,经政协第六届河源市委员会第54 次主席会议协商决定,《关于促进河源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提案》等6 件提案为优秀提案,《关于设置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提案》等13 件提案为表扬提案,予以表彰。
此外,为激励广大委员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提高政协队伍整体素质,树立新时期政协委员的新形象,根据《政协河源市委员会关于开展争当优秀政协委员活动的决定》,经县区政协和市政协各专委会推荐,政协第六届河源市委员会第54 次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王忠平等38 名政协委员为政协第六届河源市委员会优秀委员,给予表彰。
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两个报告
明日选举产生 新一届领导班子
本报讯 昨日下午,出席政协河源市七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和列席人员分成十二个组,讨论和审议了六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分组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政协委员们对五年来六届市政协常委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两份工作报告立意高远,内容详实,实事求是,亮点纷呈,催人奋进,全面客观总结了五年来市政协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对新一届政协工作的建议,切合实际,对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天,市政协委员们将列席河源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分组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明日,大会将举行选举大会,通过选举办法,选举产生政协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在当天下午举行的闭幕大会上,市委书记将向新当选政协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颁发当选证书,并通过政协河源市七届一次会议决议等。
我给两会捎句话
值2017 年河源“两会” 召开,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槎城市民,我心存感恩,很感谢河源有这么好的市领导,有这么好的政府建了这么好的客家文化公园,让幸福河源的市民幸福指数大大提升,希望未来的河源能建起更多的 “客家文化公园”,让槎城市民生活更加幸福。
——鸿儒人家餐饮店 周保卫
作为客家古邑,河源客家古建筑有不少,尤其是一些边远乡村,建议要对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加大保护力度和抢救力度,不要等这些古建筑消失了才想起来要保护,比如粤赣古道上的一些茶亭。
——市铭德堂文化馆 陈炯昌
要发动社会力量,改变一些农村“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 的“文化荒漠”局面,政府要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以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加大对“草根” 艺术演出团体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总之,希望政府扶持各类走村串寨的农村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发展壮大,与城市文化下乡形成“两轮驱动”。
—— 和平庐江舞龙舞狮艺术团团长 何浓柱
要打造一批承载客家文化、充分体现河源特色、展现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受到广大百姓信赖和赞誉的农产品,尤其是要举办一些评选推介活动,提高河源茶产品的知名度,让这一“河源产”走向全国。
——河源市茶行业协会会长 李建青
作为基础产业,农业是需要政府扶持,需要补贴,然针对农业的补贴也要“ 精准”,要让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投资环境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河源伊势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都艳娟
要加强村级道路硬底化建设,政府要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如今,农村一些村道建好了就没人管,久而久之成了“烂路”,有些村道建了长达20 年,都没有修过一次。一些外地老板想回乡投资,看到农村“烂路”直摇头,想投资也因为路而放弃了。一些农村“烂路”再也不能“烂”下去了。
——龙川县岩镇镇山池村支部书记 谢振南
■本报记者 张涛 刘曦 黄冉
上一篇:凝心聚力谋发展 心系百姓话民生
下一篇:生态补偿共护“生命之水”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