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河源|我市农贸市场“颜值”不断提升,文明“窗口”越擦越亮 “菜篮子”里拎出幸福感
农贸市场作为最接地气的民生保障场所,是一个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油瓶子”和“米袋子”。近年来,我市农贸市场“颜值”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窗口”也越擦越亮。
近日,记者走进市区东城农贸市场看到,摊位规整有序,水产、蔬菜、肉类、干货等区域划分清晰,走道宽敞明亮,环境干净整洁,整体环境卫生让人眼前一亮,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此外,市场内,公平秤、食品检测室及当天的食用农产品检测信息、文明行为规范等一应俱全,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农贸市场内干净整洁。
在此经营水产的刘加勇告诉记者,他于2015年进驻东城农贸市场经营水产生意,这里市场管理、经营秩序都非常规范,环境也干净整洁,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购买,生意是越做越红火。
东城市场负责人郭火坤表示,市场经过两次升级改造,整体焕然一新,市民购菜非常方便。作为市场管理方,他们每天对市场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市场环境干净整洁。他们还制定了东城市场文明行为规范,让商户做到有规可遵,管理有章可循。按照要求,商家要文明经营,不欺行霸市、不强买强卖、不短斤缺两,要遵守食品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过期变质食品等。同时,市场还实行“消费者投诉机制”“经营户诚信评比制度”等措施,每季度对经营户进行一次评比,有效规范经营户的经营行为,不断提高经营户文明经商的素质。
小市场连着大民生,折射城市“大文明”。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全市101个农贸市场陆续完成改造提升。如今,市区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彻底告别污水横流、异味熏人的环境状态,卫生保洁、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市容秩序得到明显提升,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梁小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