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革命先烈龙川县佗城四甲人黄克惨遭杀害时年仅23岁

    核心提示
    佗城四甲,龙川一个偏远的小山村。80年前,这里是龙川县苏维埃成立之地,是鹤市暴动的策源地。因为革命,这里曾豪情万丈红旗飘飘,也因为革命,这里曾经山河变成焦土,村庄变成废墟。但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并没有被人遗忘,革命老区的骄傲和光荣光一直在群山里回荡。

上印寨升起了犁头旗
    1928年春节期间,四甲的村民们沉浸在另一番喜悦之中。正月初三,小山坡上的上印寨里,7个乡农会和四甲分农会的8面犁头旗,在和煦的阳光里迎风招展,“龙川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一时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好一派热闹景象。
    早些时候,参加广州起义撤退到东江地区的黄克,受广东省委委派,回老家龙川坚持革命斗争。四甲地处偏远山区,农会组织健全,革命基础较好,黄克串连发动村里的进步人士一起建立了四甲的中共组织,吸收多名农运骨干加入共产党组织。并于1928年1月在鹤市召开的党员会上改选龙川特支,决定在四甲成立县苏维埃政权。
    成立大会推选黄克担任县苏维埃苏主席。黄克在会上庄严宣布,东江革命第一军正式成立,由东江特委巡视员刘琴西挂军长衔,黄克任总指挥。第一军实际人数只有400人,但为了壮大声势、震慑敌人,号称一个军。400多名手持梭镖、大刀等武器的工农革命军,高呼口号参加了武装总检阅和示威游行。
    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后即颁布革命政纲,提出打土豪、分田地、清杂税,一切权利归苏维埃,改善农民生活等主张。如今的龙川县博物馆,仍精心保存着褪色的犁头旗和四甲当时的分田册。至少在那段时间,四甲的贫苦人民是欢欣鼓舞的,新生的革命政权带来了几千年未有的改变。
   
鹤市暴动打响第一枪
    龙川县苏维埃政府一诞生,就着手筹备武装暴动事宜。其时,广州起义失败后,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指示,东江各级党组织应借机倡导工农“年关大暴动”,反抗国民党的武装斗争。县苏维埃苏领导人经过一番争论,将暴动地点选择在农运基础好,毗邻五华等苏区的鹤市。
    在龙川县苏维埃政权领导人的带领下,东江工农革命军争取改造绿林军以壮大工农革命力量,积极筹备粮食,加紧军事训练,制订了配合东江武装大暴动的计划既鹤市武装暴动。但起义前出现意外,派出联络各路农军的联络员钟彪夜间遇害,机密泄露,鹤市街衢已有所防备,革命军总指挥部并不知情。
    1928年3月10日清晨,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按原计划由黄克、黄亚辣率领工农革命军一举攻占鹤市街,缴获区警署抢械几十件,战斗结束后,革命军将没收数家资本家的财物分给贫苦农民。直到9时许,黄克才获悉钟彪遇害,一些队伍未接到通知,攻占鹤市的革命军孤立无援,其他编队和农军的策应都相继受挫。黄克率军撤退时,被早已得到密报的地主武装与县警队包围。工农革命军且战且退,在冲杀中伤亡几十人,终于突出重围。
    工农革命军退回四甲后,国民党龙川当局立即部署对四甲苏区实行疯狂的“围剿”。3月24日,黄克和黄德初想前往紫金向东江特委巡视员刘琴西商议反“围剿”工作,途中受阻折回,被地主的民团截捕。因叛徒出卖,四甲反“围剿”失败,四甲一带上印寨成了一片火海。
    4月11日,黄克、黄德初等人在龙川县城被杀害,其他革命骨干也被迫远走他乡,四甲革命运动陷入低谷。
    鹤市暴动历时1个多月,虽然最后由于对斗争形势与敌我武装力量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共龙川组织缺乏经验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是东江武装大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龙川特支领导武装斗争的创举。
   
    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鹤市暴动,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革命嚣张气焰,显示了龙川党组织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使龙川广大工农群众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前途和希望。
    本报记者 张安定

    黄克(1905——1928),字新发,别号新强,龙川县佗城四甲人。民国10年(1921年)在鹤山坳背高小读书,受到进步教师杨复生的影响,民国11年春离家往广州投奔革命,经堂兄黄觉群介绍,以画像照相作掩护,从事青年运动。民国13年春,黄克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参加中国共产党,被选送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第二期学习。
    毕业后黄克任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先后被派往东江、北江从事工农运动。民国16年“四·一二”、“四·一五”事变后,他参与组织芳村和花县农军投入广州起义的战斗。起义失败后,他受命赶回家乡担任中共龙川特支书记、龙川县革命委员会主席、东江工农革命军进军鹤市的总指挥。民国17年3月,他率领东江工农革命军400余人攻占鹤市。革命失败后后因配合失调,队伍被迫撤回四甲上印寨,旋为敌人重兵包围。在多天对峙中,为扭转被动局面,黄克与战友黄德初前往紫金苏区找上级请示对策,因中途受阻,折回河源乐村时被敌人抓获,在龙川佗城惨遭杀害,年仅23岁。解放后,四甲小学易名“黄克小学”,永志纪念。
本报记者 张安定



相关热词搜索:建国


上一篇:我市将培养一批优秀社会组织 扩大公共服务职能范围
下一篇:市信息产业局不断创新招商模式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