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禾镇曲龙村民自筹30万元修缮革命旧址要为国庆献礼
核心提示:
8月28日中午,东源县康禾镇曲龙村的村民在村子里的杨家祠堂拉线测量,他们计划在国庆前把这个祠堂修缮好。“我们自己筹了30多万元来修缮,也是为建国六十周年献礼。”一村民说。
这个祠堂就是河源县第一个中共党组织曲龙支部旧址。80多年前,曲龙村是一个山高林密,地势险要的小山村,但是,革命的种子却早已在这里萌芽:这里成立了河源县第一个农民组织--“曲龙农民协会”;建立了河源县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曲龙党支部;青山嶂和各村舍间,革命斗士和进步群众曾演绎过许多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至今仍在村民口中流传。
不仅是曲龙村,在革命斗争时期,康禾镇及周边地区始终沸腾着不息的革命热情,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曲龙党支部的成立
1925年,时值国民党统治时期,康禾一带的群众在繁重的赋税和地主的剥削下,生活困苦,但他们不甘心压迫,不断起来反抗。当年5月,紫金农民运动领导人钟子怀来到曲龙,以探亲访友为名广泛接触贫苦农民,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同年冬,钟子怀和刘琴西再次来到曲龙,在他们的努力下,河源县第一个农民组织——“曲龙农民协会”宣告成立。农会挂犁头红旗,最初的会员多为附近碗窑做碗的农民,后逐步发展到300多人。
曲龙农民协会成立后,钟子怀以此为据点,在康禾、黄田一带开展活动,领导农民开展革命斗争,并在农会会员中培养发展共产党员,1926年吸收了当地群众赖民等5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进攻紫金农民自卫军武装。为保存革命火种,钟子怀带领部分农民武装转移到康禾镇的曲龙、白鸠坑开展革命活动。国民党反动随后对康禾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扫荡”。但是,康禾人民没有被反动派吓倒,他们不但展开了顽强斗争,党的组织也不断发展壮大,党员增至8人。当年冬,河源县第一个中共基层党组织——曲龙党支部在曲龙村祠堂里成立。
曲龙党支部建立后,大力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发展党组织和建立农民武装等,在革命斗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康禾地区成为了当时较坚强的红色游击区。
掩护红十一军转移
1933年,在康禾镇曲龙、白鸠坑一带,为掩护受伤的红十一军军长古大存等红军战士,不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
其时,受形势所迫,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古大存和东江军委主席朱炎、独立师师长彭桂等率部北上,准备到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师。当部队到达紫金乌禽嶂时,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武装1000余人追剿。红军激战突围后退至紫河交界处的石绷嶂,又遭到了敌军的尾追截击,伤亡惨重,古大存也在战斗中受伤,无法随部队转移,被安排在康禾白鸠坑石坳屋后炭窑里隐蔽。
当时,曲龙党支部组织了党员群众援救红军战士,掩埋烈士尸体,并担负起掩护部队的任务,每天为伤员送饭洗衣、寻医放哨、侦探敌情。共产党员钟木生、钟亚泉等在侦探敌情时不幸被捕。他们不屈服于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暴露伤员的藏身处,最后惨遭杀害。不久,古大存率一小分队在曲龙党支部书记赖民的引路下突围而去,而在掩护部队转移的阻击战中,赤卫队员杨元兴牺牲,农会会员钟木先、钟阿泉被捕遇害。
古大存率部撤出后,驻河源的反动军队为了搜捕红军伤病员,大肆“清乡”,杀害了杨亚文、杨亚进等一批党员和革命群众。赖民带着幸存的党员和农会骨干进行隐蔽,被敌人发现逮捕后押送到河源监狱。在狱中,他们受尽酷刑后被杀害,用生命诠释了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劝服敌军一个排起义
1949年初,在九连地区人民的英勇斗争下,该地区人民战争的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中。在这种形势下,驻扎在康禾的国民党保安第十三团一个排被我军成功劝降。
当年的1月16日,康禾常备队的两名队员在该镇田心村抓到了对方一位姓古的士兵。当时这名士兵偷了附近百姓的1只鸡,正在用钢盔煮水。审问中,古姓士兵透露了一个重要情况:他的排长早就想投靠共产党了。康禾常备队立即通过该士兵与对方姓张的排长取得联系,并商量好起义有关事宜。
1月26日,该排全员20余人全副武装,迅速离开驻地,在向导的带领下向驻扎在康禾的紫河大队部靠拢。当部队行至陈坑(地名)一炉厂时,与敌方追截的部队遭遇。激战中,起义战士3人受伤,2人中弹倒下,张排长也受伤被俘。对方逼张排长下令让起义人员归队,张排长誓死不从,遭敌杀害。起义队伍在向导的带领下,趁夜撤退,终于在第二天到达紫河大队部。1月30日,这些起义人员被护送至上莞粤赣湘边纵队东二支队,编入某团序列。
革命先烈 江尚尧
1918年出生,原姓薛,名弼珊,别号尚彬,化名薛觉琳、薛文学,广东五华县转水镇三塘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初中部党支部委员。1939年下学期,领导发动了驱逐五华中学反动校长曾祥朋的学潮。1940年春,被安排到五华横陂区夏阜乡教书,与其他党员一起他在夏阜进行抗日救国活动。1941年春,调到大田石灰坝育文学校当教师,发展和组织了大田的第一个党支部。同年8月,被调到河源黄村板仓小学,以教书为掩护,担任中共河源县委宣传部长。同年12月,任县副特派员。1942年5月任特派员。1945年9月,返回黄村担任中共河源县委书记,并兼后东特委机关报《星火报》编辑。
1945年10月30日,他在文秀塘召开了县委会议后,前往儒步恢复党组织途中在双头圩被杀害,年仅27岁。
英雄人物 关绮清
女,1904年出生,东莞市樟木头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河源县县委妇女委员,是中共河源县委书记蔡子培的妻子。1942年9月,中共河源县委遭国民党反动派严重破坏。她的丈夫为保存革命力量,率县委机关和部队到山区打游击,让妻子留在永新村坚持斗争。1943年春,永新村发生粮荒。她率领群众破仓分粮,劫富济贫,被蓝溪乡伪乡长张家超逮捕,。面对酷刑,宁死不屈,在永新村头的刑场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时年39岁。
本报记者 蒋安春 谢雨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